心脏支架往往又被称为冠状动脉支架,由于其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因此常常作为一种在心脏介入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心脏支架有多种多样,根据设计、材料、输送方式以及用途等的不同,可以将心脏支架分为不同种类。
根据支架的不同设计,可以将其分为网状支架、管状支架、缠绕型支架、环状支架;根据支架材料的不同,心脏支架可以分为316L不锈钢支架、镍支架、钽支架;根据支架的不同输送方式,有能够将其分为球囊膨胀性支架和自膨胀性支架;此外,有些支架会有不同的特殊用途,进而设计出不同的支架,如适合分叉病变的支架和适合分支的支架以及针对冠状动脉瘤或穿孔的带膜支架。
支架的使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不是每个冠心病患者都适合使用心脏支架,一般在临床使用上,真正需要介入治疗的病人大约占20%。针对使用支架的不同情况,要有相应的不同处理方法。
如果出现心脏支架急性心肌梗塞的现象,应当在心梗发生后的6小时内尽快到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介入治疗,快速开通已经闭塞的血管。而心脏支架劳力型心绞痛则可能表现为患者走路稍远一点,就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此时只需要安静地坐着或休息一会儿,症状就会缓解。而由于心脏支架不稳定而容易造成的心绞痛因为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缘故,因此此类患者适宜放置心脏支架。
关于心脏支架的使用大致如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医生会先将一根极细的导管通过血管伸到动脉狭窄的部位;然后,再接着用一个可充盈的胶皮气球将动脉的狭窄部位撑开;最后,再将动脉支架撑在已被胶皮气球扩张了的动脉狭窄处,防止出现支架回缩的情况。在医生将所有的导管撤出后,动脉支架就留在了患者已经被扩张的动脉狭窄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搭建心脏支架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患者还是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医生的意见,对是否进行手术做出谨慎的判断,以求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