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腹痛是指腹部右下侧区域的疼痛,由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致。右下腹部主要包含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小肠、右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增大的子宫,男性右侧精索等器官。
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11、急性右下腹痛的鉴别
(2)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少数患者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 Burne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约占上尿路结石的65%。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输尿管绞痛且伴有血尿。其中,中段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位于中下腹部,右侧结石会出现右下腹疼痛,有时易与阑尾炎相混淆;下段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位于下腹部并向同侧腹股沟、阴囊或大阴唇放射。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3)右侧卵巢囊肿或肿瘤扭转
卵巢囊肿或肿瘤扭转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居妇科急腹症第五位,也是卵巢囊肿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约10%卵巢囊肿或肿瘤发生蒂扭转。右侧卵巢囊肿或肿瘤扭转典型症状突发性右下腹剧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妇科检査扪及附件区肿块张力大,压痛,以瘤蒂部最明显。超声检査可以探及附件区肿物回声。
(4)异位妊娠破裂
见于育龄妇女,以停经、腹痛、阴道流血伴失血性休克等为特点,尿HCG、超声检查可确诊。
2、慢性右下腹痛的鉴别诊断
(1)慢性痢疾
病史可达5年以上,腹泻反复发作或与便秘交替出现,一般腹泻每日不超过3~5次,大便呈糊状,带有少量黏液及血便,有腐臭,常伴有脐周或右下腹部疼痛。查体时于右下腹可触及增厚的结肠。症状可持续或间歇,间歇期长短不一,常因疲劳、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情绪变化等成为复发的诱因。因长期的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肝大、神经衰弱等。
(2)慢性阑尾炎
患者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病人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压痛是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3)肠结核
患者多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进餐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即有不同程度缓解。另一个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排便次数因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异,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达10余次。不伴有里急后重。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黏液或脓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脓液,但便血少见。有时患者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与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体检时可于右下腹部触及包块,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患者可伴有倦怠、消瘦、贫血、盗汗等全身症状。
(4)克罗恩病
常引起右下腹痛,呈痉挛性疼痛,间歇性发作,伴肠鸣,餐后加重,便后缓解。腹泻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起。开始为间歇发作,后期为持续性糊状便,无脓血或黏液。病变涉及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有发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缺钙、骨质疏松等症。
症状起因
右下腹痛的病因复杂多样,常由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中的肠道、输尿管、输卵管、卵巢等组织结构的病变引起。
1、消化系统疾病
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其中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McBurney点为右下腹痛的典型表现。
2、泌尿系统疾病
如右侧输尿管结石等。
3、妇科急腹症
如右侧附件炎,右侧卵巢囊肿或肿瘤扭转、右侧输卵管病变、异位妊娠等。
常见疾病
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侧附件炎,右侧卵巢或输卵管病变、右侧输尿管结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