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又称为骨质增生,是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其发病可与病理学因素、组织学因素、生物力学因素等有关。患者常有局部包块、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经正规治疗,可缓解相应临床症状。
基本病因
引起骨刺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病理学因素、组织学因素、生物力学因素等。此外,骨质疏松、骨与软骨生化改变及营养不良等也可使本病加重。
1、病理学因素
各种原因引起的软骨损害、软骨下骨硬化(主要为负重区域),结果导致骨质边缘骨赘的增生、干骺端血流量增加及各种类型的滑膜炎。如腰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5岁左右椎间盘就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的纤维环中的成纤维细胞不断地增生,逐渐化生为软骨细胞,一部分化生出来的软骨细胞,通过增殖达到并越过了椎间盘的边缘,在腰椎间盘边缘产生软骨内骨化,最终变为增生的骨质及骨赘。所以老年人几乎均有腰椎骨刺,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发生腰椎骨刺的概率较高且较为提前。
2、组织学因素
各种原因导致的软骨表面早期破碎、裂开,使软骨细胞增生的同时伴有软骨细胞的修复,边缘骨质及骨赘增生;到达后期软骨组织彻底遭到破坏,其表现为软骨消失、硬化,软骨下方局灶性的骨坏死。
3、生物力学因素
不正常的负重及异常应力可以加速关节软骨退变,当关节软骨出现退变时,关节软骨的抗压力、抗剪切力、可伸张性降低,软骨组织的通透性降低,软骨中水分含量增加,导致软骨不断肿胀、骨硬化,这会进一步加重生物力学紊乱,进而又会加重软骨破坏,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一些膝内翻或膝外翻的患者年纪轻轻就出现了关节退变。肥胖也可以使关节较早地发生退变。蒙古牧民多以骑马代步,虽然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内翻,但关节退变并不严重也是这个道理。
4、其他因素
骨质疏松、骨与软骨生化改变及营养不良,钙剂的流失过多,钙剂补充不足,机体对钙剂转化及吸收差,均可加重骨刺的发生。
典型症状
骨刺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根据骨刺发生的位置、产生原因等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包块、疼痛、不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
1、在颈椎、腰椎骨刺可以使椎间孔变小、狭窄而压迫颈神经根或椎动脉,引起颈部疼痛及上肢放射痛等。
2、颈椎前缘巨大骨刺可以刺激咽后壁而出现异物感、咽喉部不适等。
3、腰椎后缘骨刺可以造成椎管狭窄,压迫马尾或硬膜囊而产生下肢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等。
4、上下关节突骨刺可以造成侧隐窝狭窄而压迫其内的神经根产生相应的症状体征。
5、巨大骨刺是导致关节绞索、突然运动障碍及剧痛的原因。
并发症
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