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是指胃液(盐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消化科常见疾病。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疾病名称,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多由于生活作息、饮食不规律、感染等原因所致。主要表现为反酸水,胃部或胸骨后烧灼感,嗳气等消化道症状。长期胃酸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病(GERD)、消化性溃疡(PU)等器质性病变。
基本病因
胃酸过多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胃酸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胃酸的分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壁细胞分泌,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因此胃酸过多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情绪刺激、不良的饮食刺激、Hp感染、胃动力不足、胃泌素瘤等原因引起。
1、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情绪刺激
生活作息不规律,情绪紧张等可能会导致迷走神经分泌异常而影响胃酸分泌过多。
2、不良的饮食刺激
某些食物如甜食、高脂食物、酒精、浓茶、咖啡等食物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
Hp感染可能会导致胃窦部炎症,使胃窦部胃泌素释放增加,胃酸分泌增加。
4、药物影响
某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5、胃动力不足
胃动力不足或胃排空障碍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而促进胃酸分泌过多。
6、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能够分泌大量胃泌素,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
危险因素
1、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2、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食用过冷、过热、或刺激性以及高盐食物等会导致胃酸过多。
典型症状
反酸、烧心是本病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少数患者还伴有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需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本病典型症状为反酸、烧心。
1、反酸
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称反酸。
2、烧心
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反酸和烧心常发生于餐后1小时,卧位、弯腰或腹内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病人也可发生于夜间睡眠时。
3、其他
患者可能伴有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
伴随症状
1、若发展为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伴有胸骨后的胸痛,有时酷似心绞痛,因此对于不伴典型反流和烧心的胸痛病人,应先排除心脏疾病后再进行胃食管反流病的评估。亦可以伴随有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
2、若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可伴有反复发作的、周期性的、与进食有关的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或饥饿样不适。
病情发展
长期胃酸过多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病或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疾病。
并发症
1、胃食管反流病(GERD)
当食管下段阻止胃酸反流的肌肉松弛时,即抗反流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时,过多的胃酸会反流入食管,损伤食管黏膜而产生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 反流和烧心是最常见的症状。GERD也可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出现食管外症状。
其并发症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亚太地区患病率为0.06% -0.62%,有恶变为腺癌的倾向)。
2、消化性溃疡(PU)
过多的胃酸、胃蛋白酶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侵袭,使黏膜屏障的防御能力下降,而产生的PU。该病可能产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其中出血、穿孔都是临床危急病症。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时间长的GU有癌变风险,癌变率<1%。
3、胃泌素瘤(ZES)
胃泌素瘤是一种具有分泌胃泌素功能的肿瘤,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胃泌素血症所致的胃液、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多发、难治、非典型部位的消化性溃疡和(或)腹泻等综合征群。因其主要表现为胃酸过多,应予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