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简称心梗,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由于供应心脏血液流动的主要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范畴。临床上以左心室心肌梗死较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而较持久的胸口痛、发热以及频繁的恶心、呕吐等,甚至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
基本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持续、完全闭塞。也有少数病例为其他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导致。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血液粘稠度增加,进而形成粥样斑块附着在血管壁上。当斑块体积过大不能稳定地固定在血管壁上时,在一些诱因的影响下斑块很容易引起溃破,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血管腔闭塞。心脏的心肌细胞失去了供养自身的血液,从而引起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2、其他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
如冠状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等所导致的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心梗的发病风险:
1、吸烟、长期接触二手烟。
2、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
3、体型肥胖、缺乏体育锻炼。
诱发因素
促使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的原因均可诱使本病的发生。
1、环境因素
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心率、血压增高,冠状动脉张力增高。
2、饮食因素
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血脂增高,血黏稠度增高。
3、生理心理活动的影响
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排便时,致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
4、某些疾病或症状的影响
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量锐减。
典型症状
心肌梗死的症状常呈急性发作,大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在发病前数日出现前驱症状。急性剧烈而持久的胸痛是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通常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心脏药物都无法缓解。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某些胃肠道不适、低血压和休克等。
1、前驱症状
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初发型心绞痛和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烈、持续较长及硝酸甘油疗效差等。多无明显诱发因素。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
2、症状
(1)疼痛:疼痛为较早出现的症状,疼痛强度轻重不一。对于原有心绞痛的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和性质常类似于心绞痛,但多无明显诱因,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明显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衰,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多见。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颌、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24~48小时出现,随着疼痛加重,表示心肌梗死的范围逐渐扩大。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1周。
(3)胃肠道症状:可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多发生在心梗合并心衰患者中。
(5)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约为32%~48%。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右心室心梗开始即出现右心衰表现,伴血压下降。
(6)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淡漠等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见于约20%的患者。
并发症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可分为机械性、缺血性、栓塞性和炎症性。
1、机械性并发症
(1)心室游离壁破裂:少数MI患者可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常在发病一周内出现。早期破裂与胶原沉积前的梗死扩展有关,晚期破裂与梗死相关室壁的扩展有关。心脏破裂多发生在次 MI、前壁梗死、老年和女性患者中。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MI急性期的高血压、既往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缺乏侧支循环、心电图上有Q波、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心室游离壁破裂的典型表现包括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心电图ST-T改变,迅速进展的血流动力学衰竭.急性心脏压塞和电机械分离,常在数分钟内死亡。亚急性左心室游离壁破裂(即血栓或粘连封闭破裂口)患者常发生突然血流动力学恶化伴一过性或持续性低血压,同时存在典型的心脏压塞体征。
(2)室间隔穿孔:比心室游离壁破裂少见,常发生于AMI发病后3~7天。表现为临床情况突然恶化,并出现胸骨左缘突然出现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或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或伴有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定位室间隔穿孔和评估左向右分流的严重程度。
(3)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总发生率可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或关闭不全,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音可不减弱,可引起心衰。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多见于下壁心梗,心衰明显,可迅速发生肺水肿,约1/3的患者迅速死亡。
(4)室壁膨胀瘤或称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瘤内发生附壁血栓时,心音减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TH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像以及左心室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搏动减弱或有反常搏动室壁瘤可导致心功能不全、栓塞和室性心律失常。
2、缺血性并发症
(1)梗死延展:指同一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供血部位的MI范围的扩大,可表现为心内膜下MI转变为透壁性MI或MI范围扩大到邻近心肌,多有梗死后心绞痛和缺血范围的扩大。梗死延展多发生在AMI后的2~3周内,多数原梗死区相应导联的心电图有新的梗死性改变且肌钙蛋白或CK-MB升高时间延长。
(2)再梗死:多指AMI4周后再次发生的MI,既可发生在原来梗死的部位,也可发生在任何其他心肌部位。如果再梗死发生在AMI后4周内,则其心肌坏死区一定受另一支有病变的冠状动脉所支配。通常再梗死发生在与原梗死区不同的部位,诊断多无困难;若再梗死发生在与原梗死区相同的部位,尤其是反复多次的灶性梗死,常无明显的或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可使诊断发生困难,此时迅速上升且又迅速下降的酶学指标如CK-MB比肌钙蛋白更有价值。CK-MB恢复正常后又升高或超过原先水平的50%对再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栓塞性并发症
栓塞见于起病后1~2周。主要表现为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以及肺动脉栓塞,大块肺栓塞可导致猝死。可为心肌梗死引起的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也可因心梗致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脱落所致。
4、炎症性并发症
(1)早期心包炎:发生于心肌梗死后 1~4天内,发生率约为10%。早期心包炎常发生在透壁性MI患者中,系梗死区域心肌表面心包并发纤维素性炎症所致。临床上可出现一过性的心包摩擦音,伴有进行性加重胸痛,疼痛随体位而改变。
(2)后期心包炎(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或Dressler综合征):可能为心肌梗死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发病率约1%~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个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