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同时还是诊断黄疸的一个重要依据。当血液中的胆红素超过正常值(>17.1μmol/L)时,即为高胆红素血症,若胆红素持续升高超过34.1μmol/L,患者的皮肤、黏膜、巩膜会出现黄染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会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根据胆红素在体内代谢的过程可将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胆汁淤积性黄疸。
基本病因
根据胆红素在体内代谢的过程可将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胆汁淤积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诱发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多与遗传有关,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当新生儿与母亲发生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时,则有可能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导致了肝细胞广泛病损,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
3、胆汁淤积性黄疸
可分为肝外胆汁淤积和肝内胆汁淤积,肝外胆汁淤积即原来所称的梗阻性黄疸,可由于胆总管结石、狭窄、炎症水肿、肿瘤等阻塞了胆总管所致;肝内胆汁淤积主要见于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复发性黄疸等。
典型症状
若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指标>34.1μmol/L时,患者的皮肤、黏膜和巩膜都会出现黃染的情况,同时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心动过缓、乏力、精神萎靡、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损害患者的肝肾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其具体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1、溶血性黄疸
巩膜有轻度的黄染,急性溶血性黄疸起病急,反应剧烈,可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腰酸背痛、全身不适;慢性溶血性黄疸症状较为轻微,可出现面色发白、肝脾肿大等症状。
2、肝细胞性黄疸
患者的皮肤和黏膜可出现浅金色或金黄色。急性肝炎者可有发热、乏力、食欲缺乏、肝区疼痛等表现;慢性肝病者可有肝掌、蜘蛛痣、脾脏肿大或腹水等。
3、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外梗阻者可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肤色可表现为暗黄、黄绿色、绿褐色,甚至时黑色;皮肤瘙痒明显;粪便呈浅灰色或陶土色,若梗阻为壶腹部或周围癌引起,可因出血使粪便呈黑色。
并发症
1、胆红素脑病
是新生儿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脑损伤,甚至出现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等后遗症。因此,需早期积极治,以免出现此种并发症。
2、急性肝衰竭
若肝细胞性黄疸较为严重,有可能会诱发急性肝衰竭。
3、其他
根据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不同会引起不同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疸,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