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膨出(cystocele)是指阴道内 2/3 膀胱区域脱出,即与膀胱紧邻的的阴道前壁上 2/3 段向下膨出,在阴道口或阴道口外可见。本病是盆腔脏器脱垂(POP)的常见形式之一,通常由产伤所致。病情较轻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有阴道坠胀感,甚至出现排尿困难等表现。一般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非手术或手术方法治疗。本病经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基本病因
膀胱膨出是部分膀胱后壁和膀胱三角降入阴道,通常由产伤所致。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盆底支持组织疏松薄弱、腹压增高等,也可能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1、产伤
分娩时应用助产,如产钳术、胎头吸引术、臀位牵引术等,使膀胱宫颈筋膜及阴道壁,尤其是阴道前壁及其周围的耻骨尾骨肌过度伸展、变薄、松弛,甚至破裂,在产褥期不能恢复,使膀胱底部失去支持,则可能导致膀胱膨出。
2、盆底支持组织疏松薄弱
(1)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萎缩退化、薄弱,进而可能出现膀胱膨出。
(2)先天发育异常:盆腔内结缔组织或筋膜和盆底肌肉先天不足。
3、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腹腔积液、腹型肥胖(脂肪在腹部堆积,腰围增加)、持续负重或便秘等可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膀胱膨出发生。
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使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病风险增加:
1、经阴道分娩次数较多、分娩年龄过小;
2、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
3、子宫切除术,可能会导致骨盆底支撑力下降;
4、骨盆区域进行手术或放射治疗者,发病风险增加;
5、骨盆骨折;
6、吸烟。
典型症状
轻症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严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阴道不适感、腰部酸胀感、排尿异常等表现。长久站立、剧烈活动、劳累后症状明显,休息、侧卧位或俯卧位时症状缓解。
1、阴道不适感
重度膀胱膨出者有阴道坠胀感或突出的包块使患者有“坐球感”,并多伴有下坠感和腰部酸胀感。
2、排尿异常
严重膀胱膨出时,可出现排尿困难、残余尿(即排完小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量)增加、尿潴留。患者用手将脱出的阴道前壁还纳后,则可排尿通畅。
并发症
1、下尿路感染
由于膀胱内经常有残余尿,易引起反复的下尿路感染,而发生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
2、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膨出本身并不导致尿失禁,而压力性尿失禁(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是尿道肌肉筋膜等支持组织松弛,膀胱尿道角消失,或者膀胱内括约肌功能缺陷所致。如合并尿道膨出,则尿失禁症状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