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骨折(Smith fracture)是指发生在桡腕关节面2~3cm内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类型,又称屈曲型骨折、反Colles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较少见。常由于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或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击打发生所致。受伤后主要表现为腕部下垂、局部疼痛肿胀、腕背侧皮下瘀斑、腕部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近折端向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位移,呈“工兵铲”样。常伴有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若拖延时间久,皮下淤血明显,不仅复位存在困难,且影响预后,应及时就医。
基本病因
史密斯骨折多由于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或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击打发生。年龄偏大或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
1、直接暴力
腕部背侧直接收到暴力击打,骨折首先发生在背侧也就是张力侧骨折,产生的压力使骨折向掌侧延伸,就像骨折沿45度切线延伸一样造成掌侧骨皮质粉碎骨折。
2、间接暴力
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
危险因素
1、年龄较大,老年人下肢无力,反应迟钝,易发生扑到。
2、患有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
典型症状
史密斯骨折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腕部下垂、局部疼痛肿胀、腕背侧皮下瘀斑、腕部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呈“工兵铲”样畸形。常伴有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手掌处于半弯曲位置,不敢握拳,需另一只手托起才可减轻疼痛。
并发症
1、腕部神经损伤
可伴随正中神经感觉障碍和过敏,出现腕管综合征。
2、肌腱损伤
分为原始损伤和继发损伤。原始损伤见于肌腱嵌夹,断裂。肌腱有时可嵌夹在桡骨远端骨折位移的骨块之间,可能导致骨折复位失败、骨折畸形愈合、局部肌腱粘连而屈伸功能受限。怀疑有肌腱嵌夹时,不宜反复手法复位,以免肌腱断裂,需尽早手术治疗。继发损伤多见于桡骨远端骨折后瘢痕组织的粘连,及外伤对肌腱周围血运、营养的影响,使肌腱活动度下降,营养不良。
3、创伤性骨关节炎
各种原因造成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位移未能纠正,导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4、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手法复位后发生再位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或手法复位不满意,当时又不具备手术条件;骨折严重粉碎、骨质疏松、内固定未能达到足够强度,不适当的功能训练等因素都可引起骨折畸形愈合。
5、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腔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