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senile hypertension)是一种年龄≥65岁,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血压波动性大,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临床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耳鸣、后颈部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病程较长的患者会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死、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因并发症而导致瘫痪或死亡。
基本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多种后天环境因素所致。
1、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家族中有他人患病史。
2、年龄因素
年龄增长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年龄增长可导致大动脉管腔变窄、管壁变硬、管壁的弹性和顺应性降低,从而造成血液冲击动脉壁时压力无法被有效缓冲,导致血压明显增高。
3、不良饮食习惯
钠盐摄入与血压升高有关;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也有升压作用。
4、超重
体重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
5、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心理压力增大时易患高血压,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比体力劳动者高。
6、血管疾病
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动脉阻塞等疾病会导致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引起高血压。
危险因素
1、高血压家族史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2、日常食用的菜品较咸或喜爱吃腌制食品者。
3、过量饮酒或含酒精饮料,长期吸烟。
4、若长期体力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锻炼,年老后患高血压的风险将会增加。
5、长期处于消极情绪或有睡眠障碍的人群。
典型症状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血压波动性大,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大多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长时间站立或突然站起时,会出现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等症状。或饭后出现嗜睡、头晕、心悸、心绞痛、走路摔倒等症状。此外,老年人容易合并多种临床疾病,并发症较多。
1、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大
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而舒张压大多正常。收缩压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脉压差增大。
2、血压波动大
人体内存在有调节血压的机制,可维持或调节人体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血压调节机制变得不灵敏,动脉血管壁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
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正常人的血压表现为昼高夜低,即清晨觉醒和起床后血压明显升高,8:00~10:00达高峰。此后下降,在16:00~18:00血压再次升高。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00~3:00至最低值。而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会发生夜间血压升高,正常人的夜间血压会较白天降低10%~20%,而老年人夜间血压较白天血压降低不足10%。
4、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体位的改变会引起低血压,如平躺时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发生脑供血不足。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等症状。
5、餐后低血压
患者进餐后2小时内血压下降超过20mmHg;或患者餐前收缩压超过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小于90mmHg。餐后低血压表现为患者进食后出现嗜睡、头晕、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心脏不适)、昏厥、心绞痛(前胸压榨性、闷胀性、窒息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处)、走路跌倒等症状。
6、其他
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也相对常见。
并发症
1、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时,动脉承受压力增大,血管内皮受损,血液中脂质进入动脉内膜并沉积,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至内膜,造成动脉硬化。
2、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老年高血压的第二大并发症。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高血压病程长,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更加严重,斑块一旦破裂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老年高血压患者颅内血管易发生微动脉瘤及血管壁玻璃样变,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易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时,左心室后负荷增加,造成左心室肥大,长此以往,会造成左心衰竭。
4、肾损害
老年高血压一般病程较长,长期的高血压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造成肾小球萎缩、肾动脉硬化、肾小球玻璃样变。邻近肾单位代偿增大,发生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肾病变晚期可出现慢性肾脏病。急进型高血压可在短期出现肾入球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造成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