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有动机、有目的、有意图地对人们的身体、动物和其他目标进行伤害或破坏的行为,狭义的攻击行为仅指对自身以外目标的伤害或破坏行为。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精神疾病等。应根据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治疗原发疾病、培养共情能力、建立正确认知、训练社交技能等,具体治疗方法因人而异,请以医嘱为准。
基本病因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精神疾病等,这些因素单独或交互作用在一起都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
1、生物学因素
出现攻击行为时,患者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攻击行为可能是前额叶皮质的抑制作用降低所致,杏仁核萎缩或损伤也可能与出现攻击行为有关。遗传因素是一种重要影响因素,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符合多基因遗传的特点。这些基因参与了中枢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传递与代谢过程,从而调控人的情绪和行为。血糖、雄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也与攻击行为的发生相关。
2、心理学因素
(1)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求刺激、不愿意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缺乏自信与自尊,以及应付现实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差等。
(2)认知:倾向外部归因方式者,可能存在内隐性认知加工过程偏差。
(3)智力水平低下者。
3、社会学因素
在社会行为学方面,攻击行为与妊娠期和围生期病理生理条件、儿童期负性生活事件等有关。社会低阶层、失业、教育水平低、早前家庭环境不良、性格发育不完善、情绪不稳定、婚姻稳定性差、认知障碍、应激性生活事件等,都可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精神障碍、酒精和药物滥用、既往攻击行为史、攻击行为家族史都是攻击行为有力的预测因素。
4、精神疾病
精神病性障碍、急性躁狂状态、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等。
典型症状
广义的攻击行为是指有动机、有目的、有意图地对实施目标(包括自身、他人、动物、其他目标)进行伤害,或实施破坏性的言语和行为。
1、肢体攻击
用肢体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
2、语言攻击
辱骂、讽刺、散布谣言等也属于攻击行为,常成为肢体攻击的导火索。
3、心理攻击
怀疑、憎恨敌视等,也是攻击的表现形式。
4、关系性攻击
联合他人排挤、情感孤立、背后诋毁、批评等。
并发症
1、攻击行为可能导致患者自身出现皮损、骨折等多种损伤。
2、患者的攻击行为会破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可能进一步导致原有精神疾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