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pressureulcers)又称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皮肤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而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出现组织的破损和坏死。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如尾骨、脚踝、足跟、臀部等。
基本病因
患者长期卧床,活动持续受限,皮肤长期受压是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压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形和坏死。
1、皮肤受压
是压疮形成最常见的原因。皮肤长期受压会出现血流不畅,从而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缺乏而受损。常见于卧床、坐轮椅等长时间不改变体位者,如脊髓损伤、瘫痪、昏迷或下肢骨折的患者。
2、皮肤摩擦
陪护人员拖动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会使其皮肤和衣服、床上用品产生摩擦,脆弱的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而出现压疮。
3、剪切力作用
当两个物体表面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就会发生剪切。例如,床头被抬高时,患者可以从床上滑下来。当尾骨向下移动时,骨头上的皮肤可能会保持原位,出现皮肤褶皱。本质上是向相反的方向拉。
4、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
汗液、尿液及各种渗出物、引流液、粪便如果不及时清理,患者衣物床被等潮湿、污染,持续刺激皮肤,会影响皮肤的防御功能,从而容易发生压疮。
5、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如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松紧不适宜,衬垫不当,可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引发压疮。
危险因素
1、长期制动
瘫痪、骨折、手术、癌症晚期、肢体制动等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持续受限,均有可能出现压疮。
2、营养不良
如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可出现全身营养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可导致皮下脂肪减少或肌肉萎缩,也可增加压疮的风险。此外,患者营养不良还可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和皮肤抗压、抗磨擦能力下降,从而易促使压疮形成或影响压疮愈合。
3、年龄
7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出现行动不便,皮肤更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
4、疾病
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肾衰竭、心力衰竭、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等可影响血液供应,造成运动能力下降,从而使患病风险增加。
5、吸烟
吸烟会损害血液循环,更容易患压疮。
6、机体活动感觉障碍
多由神经损伤、手术麻醉等造成,活动、感觉障碍可使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从而导致压疮的形成。
7、药物作用
应用某些药物可促使压疮的形成,如镇静药、镇痛药、血管收缩剂、类固醇类抗炎药等。
8、认知功能下降
如果因某种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认知能力下降,就无法自主采取措施预防压疮,也无法了解预防压疮的重要性。
9、大小便失禁
该类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衣物、床单、皮肤等常处于潮湿、污染状态,易发生压疮。
10、重度疼痛
患者有严重的疼痛,可能忽略掉压疮皮肤带来的不适,不能及时发现。
11、其他
患者体型肥胖,或躯体水肿,易发生压疮。
典型症状
压疮多发生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以长期卧床患者为例,好发部位为头的后部或两侧、肩部、腰部或尾骨、臀部、股骨粗隆、腘窝(膝盖后面)、脚外踝及足跟。受压后局部皮肤呈苍白、灰白或青红色,轻度水肿,境界清楚,自觉有麻木或触痛感,去除压力后可慢慢好转。如病情发展,表皮呈紫黑色,可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如不及时处理,溃疡可逐渐加深至肌肉、骨或关节。表面可形成坏疽。继发感染可引起败血症。
根据国际NPUAP/EPUAP压疮分类系统,压疮分为六种类型,分别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可分期压疮、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
1、Ⅰ期压疮(皮肤完整)
局部皮肤完整,肤色较浅的人会出现红斑,肤色较深的人会出现紫色或蓝色斑块。按压变色部位不会变白。病变皮肤有疼痛、硬肿或柔软。皮温升高或降低。
2、Ⅱ期压疮(皮肤破损,形成溃疡或水疱)
皮肤部分缺损,表现为开放性溃疡,或开放/破损的充满脓液的水疱。溃疡表面无腐肉及淤伤。
3、Ⅲ期压疮(伤口到达皮肤深层)
全层皮肤缺损,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伤口处有腐肉,可出现窦道(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开口于皮肤或黏膜的盲性管道,它只有一个开口)。
4、Ⅳ期压疮(深可见骨、肌肉)
全层皮肤组织缺损,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底部某些区域可覆盖腐肉或焦痂。鼻梁、耳朵等部位没有皮下组织,此期有可能导致骨髓炎。
5、不可分期压疮(深度未知)
缺损涉及全层组织。缺损底部有腐肉(黄色、棕褐色、灰色、绿色或棕色)和/或焦痂(棕褐色、棕色或黑色)所覆盖,无法确定其实际深度。
6、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深度未知)
在完整且褪色的皮肤上出现紫色或栗色,或充血的水疱。病变处可疼痛、发硬、糜烂、松软、皮温升高或降低。可迅速暴露深层组织。
7、压疮的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1)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2)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
(3)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并发症
1、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是一种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可导致患处皮温增高、发红和肿胀。神经损伤的人通常不会感受蜂窝织炎影响区域的疼痛。
2、骨和关节感染
压疮感染可以深入关节和骨骼。关节感染(感染性关节炎)可以损伤软骨和组织。骨感染(骨髓炎)会降低关节和四肢的功能。
3、败血症
皮肤溃疡继发感染可引起败血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