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的始段十二指肠以后的部分,虽然可进一步把它分开,前段为空肠,后段为回肠,但两者之间是没有明显界线的。空肠与回肠盘绕于腹腔的中、下部。空肠与回肠在腹腔内迂曲盘旋形成肠样。
空肠位于腹腔的左上侧,回肠位于右下侧,空肠稍粗,由于有很多血管分布而微带红色。空肠约占空回肠的上2/5,主要位于左外侧区和脐区,其特点是血管丰富,较红润,管壁厚管腔大,粘膜面有高而密的环形皱襞,并可见许多散在的孤立淋巴滤泡。因为空肠的消化和吸收力强,蠕动快,肠内常呈排空状态,所以叫空肠。
回肠约占空、回肠的下3/5,主要位于脐区和右髂区,和空肠都属于腹膜内位器官,借肠系膜悬附于腹后壁,总称系膜小肠。其特点是色淡红,管壁薄管径小,粘膜面环形皱襞稀疏而低,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可见集合淋巴滤泡,系膜内血管弓较多,脂肪较丰富。回肠下端与盲肠相连。
空肠与回肠均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活动度较大。空肠与回肠的粘膜形成许多坏状襞,襞上有大量小肠绒毛,因而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环状嬖在空肠上1/3段,最密较高,向下逐渐减少变小,到回肠下部几乎消失。粘睡层内含有淋巴滤泡,分孤立淋巴滤泡与集合淋巴滤泡两类,前者分散于空肠与回肠粘膜内,后者多见于回肠下部,有20~30个,呈梭形,其长轴与小肠长轴一致,常位于回肠的对系膜缘。肠伤寒的病变发生在集合淋巴滤泡,可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
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回肠壁上,约2%的成人有长2—5cm的羹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口径略细于回肠,称Meckel憩室,此为胚胎时期卵黄蒂未消失形成的。此憩室可发炎或合并溃疡穿孔,因其位置靠近阑尾,故症状与阑尾炎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