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是内脏神经纤维中的传出神经、也称内脏神经 ,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植物神经系统掌握着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搏动、呼吸、消化、血压、新陈代谢等。植物神经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无意识地调节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搏动,、消化,、呼吸速率、 瞳孔反应,、排尿、血压、新陈代谢、性冲动等。所以该系统也称为自律系统或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控制“应激”及“应急”反应。
植物神经可根据功能和药理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交感神经由脊神经发出,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分为脑部和脊椎骶部,常在动物体的中轴,由明显的脑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成分组成。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总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骶部的中枢,位于骶髓2~4节段灰质内的骶中间外侧核,发出节前纤维至脏器附近的器官旁节和脏器壁内的器官内节,组成盆神经,支配降结肠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及外生殖器。副交感神经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多数扮演休养生息的角色。其作用有三个方面: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引起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消化腺分泌增加、增进胃肠的活动,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膀胱收缩等反应,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之间相互桔抗又相互协调,组成一个配合默契的有机整体,使内脏活动能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副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一些人也可以通过瑜伽或生物反馈技术用意识调节自身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植物神经紊乱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组症状群。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症状患者情绪不稳,烦燥焦虑(烦起来电视不能看,甚至听到说话都浑身难受)心慌、爱生气、易紧张、恐惧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观失望(无愉快感、不愿见人、不想说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看什么都不高兴,压抑苦恼,甚至自觉活着没意思)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早醒梦多)身疲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植物神经紊乱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如没有食欲,进食无味,腹胀,恶心,打嗝,烧心,胸闷气短,喜长叹气,喉部梗噎,咽喉不利)有的患者表现头痛,头昏,头憋胀,沉闷,头部有紧缩感重压感,头晕麻木,两眼憋胀,干涩,视物模糊,面部四肢憋难受,脖子后背发紧发沉,周身发紧僵硬不适,四肢麻木,手脚心发热,周身皮肤发热,但量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或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异常感觉等症状。
如有上述症状且久治不愈,可以考虑调理一下植物神经,症状应该很快消失。建议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和心理辅导可达到一定效果。可选用行气活血、养心安神、开窍醒脑、滋阴补肾,健脾泻肝,活血化瘀等中医中药维神通治疗方法来调理机体气血、脏腑功能。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情趣调理、心理疏导。患者不要没事一个人长时间闷在家中,遇到烦心事情绪低落时,不要憋在心里,而应想办法疏泄出来,这样对心理保健大有好处。患者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如:散步、打羽毛球、游泳等来调节植物神经。这样就能达到防治植物性神经紊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