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异反应一种免疫过程,它往往是一种异体组织进入有免疫活性的宿主的从而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在目前而言,临床上的任何药物都不能逆转慢性排异这一现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来减少或消除出现的排异反应。
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应用药物的个体差异来选用药物进而来延长移植肾的功能。根据临床及生物学的特点,往往将肾移植的排异反应分为超急性、加速性、急性和慢性四种。
需要注意的是,超急排异常往往发生在血管接通后24小时内,这种情况多数见于手术台上,开放的血管数分钟到1小时,移植肾会由坚实、粉红色迅速变软和紫绀。这种排异反应发生时往往表现为血尿、少尿后突然无尿,患者移植的肾区会剧痛并且伴有血压升高,血肌酐持续升高并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反应,在临床上,患者一旦发生超急排异的现象,手术者应立即切除移植肾。
而肾移植的加速排异多数发生于术后2~5天,这往往是一种严重的排异反应,它常常会使移植的肾功能迅速丧失。其主要表现为术后一段时间移植肾的功能和血肌酐趋于恢复,尔后出现尿量迅速减少和血肌酐上升的现象,与此同时,患者往往还可伴有腹胀、移植肾胀痛和压痛等现象。遗憾的是,一旦发生加速排异后的移植肾能挽回生命的仅占1/3,能长期维持肾功能者的则更少,因此治疗无效者必须摘除移植肾,切记不要冒着发生感染的危险,寄予过多的希望。至于急性排异则一般发生在移植术后6~60天内,也可后期发生延迟性急性排异,这种排异往往为临床上最常见。
在了解完排斥反应后,希望患者对相关的疾病能有更深的理解,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擅自做决定,要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的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