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是分布在鼻腔周围并借助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鼻窦共有四对。分别为位于两眉之间的额窦、位于两眼之间的筛窦、位于两眼下方的上颌窦和位于鼻子zui后方的蝶窦。
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可累及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两种。急性鼻窦炎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慢性鼻窦炎较急性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主要表现为鼻塞,脓涕、头面部胀满和压迫感,嗅觉改变。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鼻炎早期的临床表现和普通感冒相似,主要为鼻塞、多鼻涕、嗅觉下降;伴有头痛、头昏,头沉重感;多数人有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鼻塞为间歇性和交替性。如活动时鼻塞减轻,静止鼻塞加重。侧卧时,鼻腔下塞上通。鼻涕始终是黏液性或粘脓性,偶成脓性。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鼻窦炎不是鼻炎,如何区分鼻窦炎和鼻炎
1.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zui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
2.从解剖学上讲,鼻腔是前后鼻孔之间的一个通气腔隙,鼻腔内面有鼻粘膜覆盖,鼻粘膜的炎症就是鼻炎。
鼻窦炎与鼻炎不是同一种疾病,往往同时存在,被称为鼻-鼻窦炎。鼻窦炎按发生的位置分为单鼻窦炎、多鼻窦炎、全鼻窦炎;按照症状体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又可分为急性鼻窦炎、亚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
鼻窦炎的治疗
1.急性鼻窦炎
1全身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药物。药物治疗强调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
2改善鼻窦引流。常用含1%麻黄素的药物滴鼻,收缩鼻腔,改善引流。也可以使用善鑫堂元参鼻舒爽喷剂,只要喷于鼻内,就能很快抑制各种致病菌,还能清洁鼻腔卫生,恢复鼻腔通畅。急性鼻窦炎可以通过体位改变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减轻头痛。
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
4鼻窦置换疗法。适用于儿童多组鼻窦炎。
5病因治疗。如为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同时治疗牙病。
6黏液促排剂治疗。可以使用黏液促排剂,改善分泌物性状并易于排出。
7激素治疗。可以用局部激素或全身应用激素,改善局部炎症状态,加强引流。
8手术。急性鼻窦炎在药物控制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时可采用鼻内镜手术。通过内镜引导直达病灶,开放鼻窦口,清除病变,改善局部引流,恢复鼻窦正常的生理功能。2
2.慢性鼻窦炎
1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减少慢性细菌感染的毒性和减少细胞损害。在激素治疗失败的病例中,选择性的应用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
2血管收缩剂。能收缩鼻腔肿胀的黏膜,以利鼻窦引流。血管收缩剂不宜长期使用,会引起继发药物性鼻炎。
3黏液促排剂。在标准的治疗方法上加入黏液促排剂可以获得更好的治果,主要是可以减少治疗时间。
4抗组胺药。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但在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抗组胺药经常被使用,可以明显减轻喷嚏、流涕和鼻塞症状,但对鼻息肉的大小无明显影响。
5高渗盐水。高渗盐水可以改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有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渗盐水在咳嗽、流涕、鼻后滴漏症状各个评价指标中均有明显效果。
6中医中药。以芳香通窍、清热解毒、祛湿排脓为原则。
7理疗。一般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以辅助治疗。
8鼻窦置换法。适用于多个鼻窦发炎及儿童。
9手术治疗
1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为目前*方法。在鼻内镜明视下,彻底清除各鼻窦病变,充分开放各鼻窦窦口,改善鼻窦引流,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是一种尽可能保留功能的微创手术。
2其他手术。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上颌窦*术、鼻内筛窦切除术、鼻外筛窦切除术、额窦钻孔术、额窦切开术、蝶窦切开术等。
图片
温馨对于一个确诊的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程序应该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鼻窦CT扫描,如果有影像学改变及手术指征,再行鼻内镜手术。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