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太玻璃心了,从小到大挺注意跟他互动的,但我稍微语气上对他严厉些,他就受不了了。在学校和朋友产生一点小矛盾,觉得委屈就回家哭,一个男孩子,怎么这点挫折都承受不了?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这已经不单是一个家长的疑惑了,日常生活里,你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评价词
玻璃心、小题大做、没事找事、想得太多、太把自己当回事
其实这些在众人眼里看起来心灵脆弱的人是被误解了,他们只是高敏感人。
01
拥有高敏感特质的孩子
更有艺术创造力
来看一下总结出的高敏感人群的五大特质
a. 喜欢独处,擅于内省和思考人生。
b. 善解人意,共情能力强,常常会触景生情。
c. 五官极其敏锐,能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受到更多的影响。
d. 对艺术有超强的感知力以及高度的审美直觉力。
e. 完美主义,对自己有较高的个人要求。
正如一句歌词所言谁的成长没有受过伤?
那高敏感人群成长期间较大的伤害,可能就是来自身边人的不理解和不尊重。
有的家中长辈爱逗孩子爸爸妈妈你较爱谁?妈妈要生弟弟/妹妹了,以后爱的不是你了怎么办?
这样在长辈看来只是逗乐的话,但孩子却难以分辨真伪,他们会因为无法回答或者伤心而发脾气然后哭出来。
这时,父母还要在一旁教育孩子你这孩子不懂事,开玩笑你听不出来吗?
伊莱恩·阿伦有本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
书里从上千个采访样本中估算出了一个敏感人群占总人数的20%,而这些敏感的人当中有80%都出生在一个不敏感的家庭中,也是说,这家只有孩子敏感,而家长并不敏感。
不敏感的家长和高敏感的孩子一碰撞,孩子的这些特征通常就被家长信以为然的认为是害羞娇气适应能力差怯懦。
棕南青少年心理健康
02
高敏感男孩更需要正识
及时他们的心理情况
而高敏感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的情感忽视更为严重。
美国作者迈克尔·金梅尔在其著作心理学关于男性中写到,从非常小的时候,男孩们就被教导要表现得像个男人。
人们要求男孩子积极进取,而不是轻言放弃、轻易犯错。
较重要的是,他们被告知,男性不应该哭泣。
有位咨询妈妈,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已经七八岁,经常深夜醒来没有原因的哭,对母亲极其依赖,对外界一切都表示不信任。
经过了解和之后,才了解到孩子爸爸认为自己的孩子性格太温柔内向。常常用高压训练和男孩子不应该掉眼泪的训练,希望能培养出孩子常规意义上的男子气概。
但作为正常人,本身就会有悲伤、困惑、羞愧、忧伤、孤独、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等感情,然而男孩却被要求隐藏自己的感情。
这种错误的认知伤害的不只是孩子的童年生活,更是破坏了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和感知现实的通道。
棕南工娱课堂里的男孩画作
03
家长的接纳和引导
让敏感成为一种创造力量
实际上,一个敏感的孩子可能是您遇到的较善解人意的孩子,他们往往更富有同情心、更温柔、更富于创造性。
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一一里有个小孩叫洋洋,他是个极富力的孩子,经常喜欢用相机去拍摄一些常人看来没有意义的画面。
他认真拍下舅舅的后脑勺,舅舅问他为什么要拍后脑勺?
洋洋回他你自己看不到,我给你看啊
杨德昌借用一个孩子的身份,告诉观众没有人能看见这个现实的全貌。
而高敏感孩子眼中的现实,也是我们没有看见过的现世。
拥抱,注视,微风,花朵,这些在成人眼里或许不被注意,但在孩子眼里都是生动且具有意义的。
伊莱恩在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中指出敏感是一种性格特点,不是什么需要修正的毛病。对于养育者来说,接纳、适应、顺其自然就是较好的办法。
棕南工娱课堂带领孩子创造美好
结束语
如果家长能够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盲目追求健康性格。
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敏感,处理敏感,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性,那么高敏感特质将会成为孩子的品质。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行为,或是你曾被家庭伤过,请相信你可以*这种伤痕,也可以不再传递这种伤害。
我们一直在这儿,我们这里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为你的孩子你的家庭提供科学的诊疗方案和心理援助,找到根本问题,找回家庭的和谐之道。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