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宝宝是需要补钙的
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较多,每个家庭都非常宝宝的健康。而给宝宝补钙是很常见的事情。
1、冬季出生的宝宝
补钙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
补钙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
补钙建议准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补钙,*每天喝500毫升奶,并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哺乳期也应该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鱼、虾、海带等。
宝宝补钙 补钙吃它胜过吃钙片
1、果蔬类—苋菜、小油菜
不少绿叶菜在补钙效果上并不逊色,其中苋菜、小油菜的钙含量均超过同样重量的牛奶。此外,蔬菜含有大量有助于钙吸收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K。蔬菜用沸水焯过再烹调,钙的吸收率会更好。
2、鱼类—泥鳅
同等重量下,泥鳅的钙含量是鲤鱼的近6倍,是带鱼的10倍左右。泥鳅烧豆腐将泥鳅和豆腐两种含钙丰富的食材合二为一,*是补钙佳肴。
3、调味品—芝麻酱
吃一大勺芝麻酱约25克,其中所含的钙可达200毫克左右。芝麻酱可用来做凉菜调味汁和涮羊肉调味酱,也用在花卷、烙饼、火烧等面点中。
4、谷类—燕麦
各种谷类粮食当中,以燕麦的钙含量高,达精白大米的7.5倍之多。尽管燕麦中的钙吸收率不如牛奶中的钙,仍然对预防钙缺乏有益。如果将燕麦和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补钙效果更佳。
补钙吃什么
牛奶
虽说芝麻酱中的钙质比牛奶丰富,并不是说不喝牛奶,通过喝牛奶,也能进行补钙。
作为常见的补钙食物,喝牛奶能帮助补钙,避免钙质缺失。是全脂牛奶,能够更好的促进补钙。
养成喝牛奶的好习惯,能够极大的避免缺钙的发生。
牛奶的营养成份很高,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也非常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钙以外,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多。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种类复杂,至少有100多种,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
海参
更多的时候,人们会认为海产品中的钠离子较多,其实,海参是难得的补钙食物。
丰富的钙质能够补充身体需要,避免缺钙。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能够更好的满足身体需要。通过食用海参,能够极大的改善身体。
宝宝补钙的饮食
1、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温馨豆浆需要*煮开7次,才能够食用。而豆腐则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草酸钙结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与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2、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温馨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
3、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温馨这些绿叶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补钙400毫克。
补钙过多会有何危害
1、补钙过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西方发达*研究发现,钙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相反,骨质疏松在摄入高钙后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上升了50%。
2、补钙过量增加结石病风险
钙并非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过多摄入却不能吸收,又同时摄入草酸类物质多种蔬菜中含有,如菠菜,就可能结合后形成草酸钙结石,较大的结石不能随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肾绞痛,严重者将引起肾损伤。
3、补钙过量增加心脏损伤风险
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导致异位钙化,终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加速心脏病的形成。
4、补钙过量影响矿物质吸收
人体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要处于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有利于相互促进吸收,否则反之。试验证明,高钙的补充可以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
5、出现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的早期表现有严重便秘,进行性口干、持续头痛、食欲减退、烦躁、精神抑郁、口中金属味、疲软等。后期表现有倦睡、意识模糊、高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尿量增多等。由此可见,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不能掉以轻心。
6、胃肠道不良反应
过量补钙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弹性胃酸分泌,导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可引起黏膜充血肿胀,黏膜糜烂或溃疡。过量补钙还可诱发便秘,对健康构成不利影响。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