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抗抑郁药物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服用抑郁药物,身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的症状,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患者安全用药和维护健康十分重要。
从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来看,嗜睡和头晕是常见症状。比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容易导致患者嗜睡,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这是因为药物对大脑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使得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同时,这类药物还可能引发头晕,患者在突然起身或变换姿势时,会明显感到头部眩晕,这可能与药物影响了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有关。另外,部分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还会出现手抖的症状,即手部不自主地颤抖,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吃饭、写字等动作都会受到影响。
在消化系统方面,抗抑郁药物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恶心、呕吐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为例,这类药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的症状。有些患者在服药初期,这种症状可能较为明显,随着身体对药物的适应,症状会有所减轻。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持续受到影响,进而影响食欲,导致体重下降。此外,便秘或腹泻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某些药物会影响肠道的水分吸收和蠕动速度,使得大便的性状和排泄规律发生改变。便秘的患者可能会感到腹胀、腹痛,而腹泻的患者则可能频繁跑厕所,影响生活质量。
对代谢系统而言,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变化。一些药物会使患者食欲增加,进而体重上升,例如米氮平。这是因为药物作用于大脑中的食欲调节中枢,使患者对食物的渴望增强。体重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形象,还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相反,另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体重下降,如部分SSRI类药物,这可能与药物影响了身体的代谢率或导致食欲不振有关。另外,药物还可能影响血糖和血脂水平。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会使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等,进一步危害心血管健康。
针对长期吃抑郁药物身体出现的这些症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长期服用抑郁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应该怎么做?患者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因为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自行调整药量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出现的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如果症状较轻,医生可能会建议继续观察,或采取一些措施缓解症状,如调整服药时间,改为饭后服药以减轻胃肠道不适;如果症状严重,医生会考虑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寻找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其二,如何在服用抑郁药物期间,尽量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有助于维持体重和代谢平衡。适度运动也不可或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改善代谢,减轻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同时,患者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其三,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有何差异?三环类抗抑郁药除了容易导致嗜睡、头晕、手抖外,还可能引起口干、视力模糊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这是因为药物对胆碱能受体产生了阻断作用。而SSRI类药物相对来说,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较少,但可能更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性功能障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则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因为它与某些食物(如奶酪、红酒等)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长期吃抑郁药物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通过科学的应对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蕞大程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影响,保障身心健康。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