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疾病库首页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检查 > 检查分析
检查分析
正常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PT):11~13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2—1.15

异常指标:

  延长或缩短

检查分析: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或INR超过正常上限为延长。(1)凝血因子Ⅶ缺乏,使外源性凝血途径产生障碍。(2)凝血因子V、X、 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缺乏,使公共凝血途径产生障碍,如肝病、阻塞性黄疸、吸收不良综合征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3)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影响凝血,如凝血因子抗体存在、口服抗凝剂、肝素治疗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力增强,使凝血作用相对减弱,如原发性纤溶亢进症、DIC低凝期等。

  2.PT缩短: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凝血功能增强,如DIC高凝期、 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等。

适宜人群:

  PT测定通常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出血性疾病的病情观察和出血及手术时应补何种凝血因子的检查;(2)用于检查肝合成维生素K依赖因子(因子Ⅱ、Ⅶ、Ⅹ)是否减少,是维生素K缺乏、肝脏病的一项检查指标;(3)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和人工瓣膜使用者,在应用双香豆素等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的监控项目。

不适宜人群:

血栓性疾病相关文章 更多
血栓性疾病疾病常识 更多
推荐阅读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