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检查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疾病库首页 > 运动功能检查检查 > 检查分析
检查分析
正常指标:

  肌张力、肌力、臂丛牵拉试验检查结果与标准衡量结果一致,无出现异常步态。

异常指标:

  姿势和步态异常提示肌力、肌张力、深感觉、小脑以及前庭功能有病变;不自主运动提示锥体外系疾病,常表现为舞蹈样运动、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

检查分析:

  运动功能检查的方法有:

  1.观察病人的一般外貌、言语、姿势和步态;

  2.判定主动运动的力量和范围;

  3.检查被动运动和肌张力;

  4.检查共济运动;

  5.测定神经和肌肉的电活动。

  仅仅检查病人的外表就能得到很多重要的材料,并使检查者发现某种运动功能和肌肉状态的缺陷,如肌肉萎缩和肢体挛缩,异常姿势、运动过少或过多。和患者谈话时,可发现其表情肌的不全麻痹,言语和发音障碍,看到震颤、痉挛抽动等等。此外必须检查病人的步态,在上运动神经元性轻瘫时可发现“偏瘫性划圈”步态。在上运动神经元下肢截瘫时出现“痉挛性轻瘫性”步态,病人走路时,两腿挺直,足掌不离地面;运动下肢时便可发现下肢肌紧张。下运动神经元轻截瘫时,常有足下垂,病人为了免于足尖绊地不得不高抬其腿(所谓“雄鸡式”或“跨越式”步态)。

  主动运动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检查;通常只需测定某些主要运动的范围。

  面部可检查皱额,闭眼,眼球运动,张口,口角向外运动,伸舌等。此外,应测定头向侧方旋转的范围。请患者两肩上举(耸肩)。两上肢平举或上举、屈曲或伸直肘、腕和指关节;手腕旋前和旋后;检查轻度不全麻痹和精细运动障碍,宜请病人用手迅速的作屈伸运动,同时两手前伸,以观察其平举之持久力。

  其次,应检查躯干向前后左右的运动。再检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的屈伸运动,用足尖和足跟行走。

  在个别的病例,须检查个别肌肉的较精细的单独运动。

适宜人群:

  运动功能异常,或是走路姿势不正常的患者。

不适宜人群:

  四肢残疾或本身有疾病的患者。

Friedreich共济失调症相关文章 更多
推荐阅读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