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BLD)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疾病库首页 > 尿隐血(BLD)检查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尿隐血是指尿中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而非红细胞。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与珠蛋白结合,分子量大,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无血红蛋白尿。临床上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内溶血,即血管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出游离血红蛋白,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从肾脏排出发生血红蛋白尿,严重时尿呈酱色。其次为尿路中的溶血,即当尿储存在膀胱中时有红细胞,但因尿比重过低或呈碱性受到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而呈尿隐血阳性。肌红蛋白尿是由各种原因(变性、炎症、广泛创伤和代谢紊乱)的肌肉组织破坏而从尿液中排出引起的。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小,可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

检查标本:小便
检查方式:尿液生化
检查分类:化学检查
检查项目:肾功能/泌尿
检查分析
正常指标:

  阴性。记为(-)。

异常指标:

  尿隐血试验阳性

检查分析:

  尿隐血试验阳性的原因很多,包括: (1)血型不合时的输血,蚕豆病,严重烧伤或感染,恶性疟疾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 (2)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症; (3)慢性前列腺炎; (4)标本放置过久,尿中红细胞破坏。 (5)尿液被强氧化剂污染时,可呈假阳性,使用大量维生素C或尿中用甲醛防腐时可呈假阴性。

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

检查注意事项

  尿液检查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1、检查前一天晚上九点以后不要进食,可喝水,检查当天早上起床后不吃东西也不喝水,便于检查准确。

  2、留置尿量一般在20ml左右,不少于10毫升。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3、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4、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5、女性要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女性患者在经期一般不宜取尿做检查。

  6、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相关检查 相关疾病
小儿IgA肾病相关文章 更多
小儿IgA肾病疾病常识 更多
推荐阅读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