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癌检查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疾病库首页 > 小肠癌检查检查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怀疑得了小肠癌要做什么检查?

  小肠癌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的恶性肿瘤,较少见。确诊小肠癌需要做以下检查:

  1.小肠癌钡剂造影

  小肠钡剂造影可显示小肠疾病的部位、范围等,但阳性率较低。气钡双重造影法,特别是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使对小肠出血性病变的诊断率提高10%~25%。小肠钡剂造影对血管性病变几乎没有任何诊断价值。

  2.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为非创伤性检查,主要用于小肠出血的定位,其敏感性强于血管造影。其小肠活动性出血诊断阳性率为40%~50%,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

  3.血管造影检查

  小肠疾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时选择血管造影检查。此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治方法,只要看到造影剂外渗即可做出明确诊断,并同时进行栓塞治疗。但此项检查受失血速度和检查时机影响,必须在出血活动期将造影剂注入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才能成功。

  4.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的问世,为小肠疾病的诊断带来了一次革新。胶囊内镜只有曲别针样大小,检查时患者只需像吞服药物胶囊一样吞服胶囊内镜,穿着数据记录仪背心。吞服胶囊后,经医生检测确认胶囊进入小肠后即可离开医院。整个检查过程需要8~10小时,检查后胶囊从肛门自行排出。胶囊内镜具有安全、无创、依从性好等特点,但其也具有不能进行病理检查和内镜下治疗的缺点。

  5.双气囊内镜

  双气囊内镜可弥补胶囊内镜的缺点,进一步提高了小肠疾病的确诊率,对小肠出血、小肠梗阻和不明原因腹痛的确诊率较高,目前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缺点是检查时间长,患者痛苦较大。鉴于双气囊内镜操作较费时,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有一定的操作风险,在国内尚未完全普及。

  6.CT仿真内镜

  利用螺旋CT薄层无间隔扫描和计算机三维重建,即可获得类似内镜的动态重建图像。其局限性是不能观察黏膜颜色变化,对浅表细微结构变化不能分辨,不能进行活检及镜下治疗。

  7.剖腹探查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对人的损害也是最大的。

具体检查
什么是小肠癌?

  小肠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全部恶性肿瘤的2%~3%。男性多于女性约2倍,在45岁...[详情]

小肠癌医生
沈谋绩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擅长:检查早期胃癌、小肠病变等[详情]

谢渭芬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长征医院

擅长:胃肠镜、十二指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详情]

小肠癌药品
小肠癌相关文章 更多
小肠癌疾病常识 更多
推荐阅读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