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测量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疾病库首页 > 骨盆测量检查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狭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难产。 骨盆外测量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外阴部,触到坐骨结节,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若无骨盆测量器,可用检查者拳头置于两坐骨结节间,可容一拳时,估计此径线大于8.5cm,属正常。骨盆内测量方法是一手示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

检查标本:不需要
检查方式:疾病综合检查
检查分类:物理检查
检查项目:不孕不育/孕产
检查分析
正常指标:

  骨盆外:1、髂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cm。2、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3,骶耻外,正常值为18~20cm。4、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9.5cm。5、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为8-9㎝。6、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

  骨盆内:1、骶耻内径(又称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应大于12cm。此数值减去1.5-2cm,即为真结合径长度。 2、坐骨棘间径:测量时检查者将阴道内的手指扪触到两侧坐骨棘,只能估计其间距离,正常值为10cm。

异常指标:

  骨盆外: 小于正常径线最低值2厘米以上,耻骨弓角度小于80°为不正常。

  骨盆内:(1) 骶耻内径小于12cm。 (2) 坐骨棘间径小于或大于10cm。

检查分析:

  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外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厘米,骶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间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均为重要。骨盆形态正常,但各条径线均小于正常径线最低值2厘米以上,可发生难产。若骨盆形态轻微异常,但各径线均大于正常低值径线,则可能经阴道顺利分娩。

适宜人群:

      初孕妇及有难产史的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时,均应常规作骨盆外测量及检查。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

不适宜人群:

检查注意事项

  疾病综合检查是指检查包含多种检查方式,检查注意事项依据具体的项目有所区别,一般原则为:

  1. 检查前一日晚餐应尽可能吃清淡的食物,晚上十点以后请勿进食,但可喝适量的水,请勿饮酒,勿劳累。检查前三天不要参加长跑或者其他激烈的体育运动。

  2. 当天清晨空腹,当日清晨可提前留置尿、粪便标本,取尿液标本时需取中段尿。

  3.体检时不要穿过于复杂的服装,以方便穿、脱。女性不要穿连衣裙、高筒袜、连裤袜,男性不要打领带。高领套头衫、紧袖上衣、紧腿裤子都不宜穿着,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女士月经前后两天及月经期内不宜进行尿常规检查和妇科检查。

相关检查
相关文章 更多
推荐阅读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