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哮喘护理相关的文章有0篇: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一般的咳嗽、哮喘有什么不同?咳嗽哮喘是要以咳嗽为表现的哮喘。咳嗽变异哮喘跟典型哮喘有什么不同?典型哮喘的病人也会咳嗽,但是他更会喘,现在认为它俩是一个病,他们气道里面嗜酸性细胞都很高,他们气道的结构改变,也都会出现支气管平滑肌的增粗重构,所以它也会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它们都属于哮喘,在治疗指南上也完全一致。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中国呼吸生物制剂凡舒卓(英文商品名:Fasenra,通用名:本瑞利珠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在中国正式批准,用于儿童(6至<12岁)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本瑞利珠单抗是精准靶向嗜酸性粒细胞的抗IL-5R生物制剂,此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SEA的维持治疗。
提到哮喘,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已故的歌坛明星邓丽君。她的歌声悠扬动听,却也长期与哮喘这个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哮喘没有阻止她成为一代歌后,但也正是这个疾病让这位享誉世界的歌坛明星的生命定格在42岁,令人扼腕叹息。还有不少名人饱受哮喘的折磨,他们的故事提醒人们关注哮喘这一疾病。
过敏性哮喘是哮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孩子过敏性哮喘治愈了主要与免疫力增强、呼吸系统发育完善、远离过敏原等因素有关,自愈后无需过度担心,生活中注意继续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存在不适症状,家长还需尽快带孩子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 1、免疫力增强:孩子慢慢长大,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后体内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也会增加,此时孩子过敏性哮喘可能会出现自愈情况。 2、呼吸系统发育完善: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呼吸系统也会逐渐发育成熟,对于外界的刺激具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此时过敏性哮喘的现象也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自愈。 3、远离过敏原:发生过敏性哮喘主要与孩子接触了过敏性物质有关,孩子远离过敏原后哮喘症状可能会逐渐自愈。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应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帮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并保持孩子饮食多样化,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2023年11月17日,中国上海 - 赛诺菲今天宣布,旗下重磅产品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可用于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包括经中-高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其他哮喘控制药物治疗后仍控制不佳的伴有2型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和/或呼出气一氧化氮升高为特征)的哮喘患者,以及口服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的哮喘患者。这是达必妥?四年内在华获批的第六个适应症,也是其在呼吸领域获批的适应症。
在秋冬哮喘高发季,为了让患者厘清误区、科学防治,人民健康推出《2022哮喘防治微宝典》。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冠与哮喘的呼吸道“双面夹击”,不少哮喘患者也有新的担心:新冠会加重哮喘吗?“阳了”怎么办?该如何科学准备?为此,人民健康携手专家针对哮喘患者在新冠高发期的常见问题,推出秋冬哮喘关爱第二季《哮喘防治微宝典·防疫版》,帮助患者安度特殊时期、安心畅快呼吸!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肖汉表示,“隆冬时节,本就是哮喘高发季。面对新冠和哮喘的双面夹击,哮喘患者更要注意防护,特别是儿童及中重度哮喘患者,尽量提前准备:减少病毒和过敏原暴露;可在家中足量备药,科学用药,避免因备药不足而突然停用的情况发生;日常长期规范管理仍然重要,保持气道通畅和健康;另外,特殊时期,可以合理利用社区药店渠道,做好哮喘管理。防治结合,心中有谱、有备无患地安度特殊时期。”
进入秋冬季节,哮喘高发,作为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国哮喘患病人数多、发病率持续升高,严重危害大众身心健康。为此,《健康中国行动规划(2019-2030年)》将包括哮喘在内的多个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纳入十五个重大行动之一。然而,科学防治哮喘是一场“持久战”,大众对哮喘认知误区、缺乏长期规范管理意识等因素,让我国哮喘防治任重道远。 哮喘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人民网·人民健康携手专家推出《2022哮喘防治微宝典》(以下简称“微宝典”),并由百家零售药店公益支持,围绕哮喘防治中亟待厘清的盲区、误区,请权威专家进行解读,促进哮喘长期规范化管理,助力我国哮喘防治水平的提升。未来,高济医疗、国大药房、健之佳、大参林、海王星辰、益丰大药房、山东立健、中山中智大药房、西安怡康、恒泰人民大药房等全国百家零售药店将共同开展“2022‘守护每一次呼吸’秋冬哮喘关爱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让关爱“升级落地”,助力权威科普深入社区的同时,亦带来规范化、个性化的慢病管理服务,为更多患者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每年7月8号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目前,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
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个家长的愿望,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就包括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急剧升高,而哮喘则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哮喘会对患儿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急性发作甚至可导致死亡。如何尽可能让患儿更好地呼吸成为了家长关注的重点。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来临之际,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岳智慧副主任医师将为我们讲解哮喘患儿的护理要点。
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是由创立于 1993 年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所组织发起,旨在提高全世界对哮喘的重视和关注。2022 年 5 月3 日是今年的国际哮喘日。虽然哮喘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哮喘管理来减少和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
2022年5月3日——近期,全国多地面临新冠疫情复发的情况,给哮喘患者的用药和就诊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如果日常不注意疾病管理和规范用药,就很容易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患者会出现胸闷、喘息、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其实除了治疗之外,哮喘的患者通过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肺部的功能,提高气管对气流的耐受能力,减少哮喘的发作几率
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在发作之后会导致患者喘息憋闷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对于哮喘的患者,除了治疗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有助于防止哮喘症状反复发作。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正确的护理小常识,能够对哮喘的病人有益处。
如果孩子有典型的喘息症状,很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并被医生发现。但是哮喘中有一些类型,临床症状比较隐匿,易和普通的“感冒咳嗽”、“支气管炎”混淆。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出现哪些症状时,要警惕哮喘的可能。
80%以上的哮喘开始于3岁以前。婴儿和3岁以下的儿童有一半会出现至少一次喘息。那么,出现过喘息就是哮喘吗?非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这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对于突然发生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我们称之为哮喘急性发作。轻者可自行缓解,但是大多数急性发作都需要药物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那么,当哮喘患儿在家中急性发作时,该怎么处理?什么时候需要上医院?
2021年5月6日上午,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在番禺院区门诊大堂举办世界哮喘日儿科义诊咨询活动。
您的小孩是否在跑动过程中,因为咳嗽、气喘、气促被迫停下来?情绪改变如大哭大笑等就会用力咳嗽或呼吸不畅,频繁喘息发作或反复感冒咳嗽不愈……如果您的小孩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可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确定是否为哮喘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1年5月4日(星期二)是第23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揭开哮喘的误区”。据WHO估计,2016年全球有超过3.39亿人患有哮喘,有417,918人死于哮喘。近年来哮喘平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哮喘控制水平仍待提高。最新的中国哮喘数据显示,我国 20 岁及以上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为4.2%,其中26.2%的哮喘患者已经存在气流受限。此外,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仅为28.5%。
2021年5月4日(星期二)是第23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揭开哮喘的误区(Uncovering Asthma Misconceptions)”。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