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怎么回事?
预约挂号 广告X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7-07-17 09:39:07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母亲食用母乳喂养,可以让婴儿得到更加全面的营养,伴随而来的是,母乳性黄疸后这一种会让婴儿肤色变黄的正常现象。而有时由于母亲的疏忽或者一些错误的做法,会出现发型母乳性黄疸这种现象,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又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出生以后1周以内的母乳喂养儿,又称为母乳喂养性黄疸(breast feeding jaundice)。就是由于刚开始母乳还不多,宝宝没有吃到足够的母乳。常见于母亲缺乏喂哺知识、乳头问题、乳汁分泌不足、过早喂糖水儿对母乳需求减少以新生儿无效吸吮。吃的不够,新生儿宝宝肠蠕动减少,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使胎粪排出延迟,胆红素滞留在肠道,重吸收到血液(肠肝循环增加),造成高胆红素血症。

  这类黄疸出现的时间在生后2~3天,高峰常在出生后4~5天,与生理性黄疸类似。但血胆红素峰值较高,可大于20mg/ml。因出生后早期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危险。

  婴儿出生早期出现黄疸,且伴有喂养不足史或母乳摄入不足的证据,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多、排尿及排便少,应考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可能,但需要除外溶血性因素、感染、低氧性酸中毒、头皮血肿以及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黄疸。

  尽早开奶,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妈妈掌握母喂哺技术,按需喂养,每日喂哺婴儿10次以上,夜间勤喂,保证母乳摄入量。对于胆红素>256.5μmol/L(15mg/dl)或有其他高危因素时应接受治疗,继续母乳喂养。而近年的资料提示血清总胆红素291~308μmol/L(17~18mg/dl)也包括了生理性黄疸。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是一种高胆红素血症,其由于母乳摄取不住且婴儿排尿以及排便减少所致。而对于此类病症,父母要带着婴儿及时接受检查以及治疗。

上一篇:什么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下一篇:母乳性黄疸后可以不喂母乳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