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喂养母乳是为了让母乳的营养全面的保障婴儿的成长。而喂养的期间,可能出现婴儿肤色由红润转化为黄色的现象。这是一种由于婴儿胆红素增多引起的正常现象,我们称为母乳性黄疸。但有时,也会出现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这种疾病。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在出生1周以后的母乳喂养儿,就是通常所说的母乳性黄疸。为什么会发生母乳性黄疸,确切的制剂至今还没有搞清楚,可能与某些母乳成分、肠道菌群和遗传因素有关。
母乳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婴儿出生后7~10天,可在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或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高峰常在出生后2~3周,持续4~6周甚至更久。大多数母乳性黄疸患儿血胆红素在205.2~342μmol/L(12~20mg/dl),重者可达427.5μmol/L(25mg/dl)以上,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这类黄疸往往无任何其他临床症状,宝宝生长发育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但需要由临床医生来判断,并与感染、肝疾病、某些良性遗传性疾病相鉴别。
随着母乳喂养的推广,继续母乳还是暂停母乳,让家长和医生都很纠结。一方面要防止过高胆红素导致的毒性,严重的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养后观察,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即可诊断。
通常情况下,血胆红素<256.5μmol/L(15mg/dl),可继续母乳,并继续监测胆红素变化;当血胆红素256.5~342μmol/L(15~20mg/dl),一般建议可暂停母乳喂养3天,代以配方奶,血胆红素下降30~50%后再喂母乳;当血胆红素>342μmol/L(20mg/dl)除暂停母乳喂养之外,还需要采取光疗,具体需咨询儿科医生。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在婴儿体内呈很高的浓度而出现的疾病。对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治疗,不然有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的出现。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