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型脚气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由皮肤癣菌引起,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其发病与足部多汗、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免疫功能低下、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环境潮湿闷热等因素有关。
1. 病因:主要是真菌感染,皮肤癣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足部多汗增加了感染机会,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导致局部环境利于真菌生长。免疫功能低下时,身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减弱。与感染者共用鞋袜、毛巾等物品也可能被传染。
2. 症状:表现为趾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伴有瘙痒,严重时可出现渗液、疼痛。
3. 诊断:医生通常通过观察症状、询问病史,并结合真菌学检查,如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来明确诊断。
4.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如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口服药物有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等。但使用药物应遵医嘱。
5. 预防: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个人物品。避免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赤脚行走。
总之,糜烂型脚气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的足部护理,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