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糖尿病“黎明现象”?凌晨测血糖,就知有没有
预约挂号 广告X

糖尿病“黎明现象”?凌晨测血糖,就知有没有

发布时间:2018-10-31 04:16:39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李大爷诊断为糖尿病将近5年了,这5年来,他一直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也控制得不错。但近一周来,李大爷早餐前空腹的血糖都比较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大多是糖尿病“黎明现象”。“黎明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人体生理性反应,没有糖尿病的人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但更多的是指,糖尿病人晚上血糖情况良好,没有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而在黎明时出现高血糖或胰岛素需求量增加的现象。

  现在一般认为,清晨至早餐前血糖上升为“黎明现象”,而早餐后血糖的异常上升为延伸的“黎明现象”。据统计,Ⅰ型糖尿病人发生“黎明现象”的概率为29%~91%,Ⅱ型糖病人为6%~89.5%。

  一、为什么会出现“黎明现象”?

  (1)激素影响。出现“黎明现象”,大多与人体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等)不断增多有关(凌晨3时左右开始增加)。从这个时间开始,人体为了与血液中增加的胰岛素拮抗激素抗衡,只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保证血糖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但是,糖尿病人已经发生胰岛细胞功能缺损,难以增加胰岛素分泌,因此就出现了“黎明现象”。

  (2)治疗因素。有些糖尿病人为了防止晚上发生低血糖,减少了前一晚的降糖药量或者胰岛素注射量。

  (3)饮食因素。前1天晚饭用餐时间比较晚、进食量过大、睡前吃零食等容易导致第2天出现“黎明现象”。

  (4)精神状态。黎明时清醒状态和睡眠深度,对黎明时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二、明确黎明现象的方法:

  糖尿病人在常规使用胰岛素或者服用药物后,从夜晚0点开始,每间隔2小时测量1次血糖值,直到第二天早晨。如果在此期间不出现低血糖(低于3.3 毫摩尔/升),并且血糖逐渐升高,则为“黎明现象”。具体来说,则是凌晨3点左右测量血糖值大于6.1毫摩尔/升,并且早餐空腹前的血糖大于8毫摩尔/升。

  三、出现“黎明现象”,应该做好以下处理:

  糖尿病人进行密切监测后,如果发现出现“黎明现象”,要适当增加睡前胰岛素注射量或增加药量(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以避免清晨出现高血糖。常用方法为:中青年糖尿病者,在晚餐前注射一次6~8个单位的胰岛素,老年糖尿病者在临睡前注射一次4~6个单位的胰岛素。

上一篇:禁用25年的名贵动物,重批用于医疗使用,或是病人的福音?
下一篇:狂犬病没得救?专家:采取这种处理方式能免于受难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