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剂指的是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可以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一种固体制剂。在常温下,栓剂一般为固体,但是在塞入人体腔道之后,由于体温的作用,栓剂一般能够迅速软化熔融或者溶解于分泌液,进而在逐渐释放药物最终在局部或全身产生相应的作用。
栓剂的作用特点,一般如下:栓剂可以避免药物对人体胃黏膜的刺激性;一般来讲,药物不受到或很少受到胃肠道pH值或酶的破坏;药物适宜于那些不能或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作为栓剂,一般能够在人体腔道内起到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
需要明确的是,栓剂可以按其给药途径分类,由于途径不同,可以分为肛门栓、阴道栓、尿道栓、牙用栓等。分别可以为直肠用、阴道用、尿道用栓剂等。
1、肛门栓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等多种不同形状。一般来说,每颗重量约2g,长度达3-4cm,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用则重量约1g。但是肛门栓中药物往往只能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
2、阴道栓有球形、卵形、鸭嘴形等形状,其中以鸭嘴形的表面积较大。
3、而尿道栓则有男女之分,男用的重约4g,长1-1.5cm;而女用的重量较轻,约2g,长度也会较短,长度为0.60-0.75cm。
而如果将栓剂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双层栓:一种是内外层含不同药物,另一种是上下两层,分别使用水溶或脂溶性基质,将不同药物分隔在不同层内,控制各层的溶化,使药物具有不同的释放速度。
2、中空栓:此种栓剂可以达到快速释药目的,因而溶出速度药比普通栓剂快得多。
3、控、缓释栓:该栓剂有微囊型、骨架型、渗透泵型等多种型号。
总的来说,栓剂不仅可以通过人体直肠吸收药物从而发挥全身作用,此外还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