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咳嗽往往是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较为常见的主要症状。它实质上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通过咳嗽,人体能够促进其自身呼吸道的痰液和异物进行排出,从而最终保持了自身呼吸道的清洁与通畅的作用。但是为了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防止其原发疾病的继续发展,并避免病人由于剧烈咳嗽从而引起的并发症,所以人们往往采用相应的镇咳药物对疾病进行一定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病人在应用镇咳药之前,应当先明确自身的病因,并且针对自身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而对于那些剧烈无痰的咳嗽,或是病人咳嗽时往往还伴有咳痰的困难,那么此时应当使用祛痰药对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此时病人应当慎用镇咳药,否则会导致积痰排不出从而易产生继发的感染,并且最终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病人发生窒息的危险。
目前临床上常常使用的镇咳药一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作用机制而分为两类:一类为中枢性的镇咳药,该类药物主要是能够直接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从而发挥相应的镇咳作用;②而另一类则为外周性的镇咳药,该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中任何一环节而最终发挥其镇咳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物往往还同时兼有中枢和外周镇咳的两种作用。
而临床上主要用以止咳的药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种为中枢性的镇咳药。该类药物主要是能够直接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使其对外周传来的刺激不敏感,一般来说,该药物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效果。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往往有可待因、咳必清、咳美芬、咳平几种。
② 而那些能够抑制咳嗽的反射弧中除咳嗽中枢以外的环节的药物则往往被称为末梢性的镇咳药。此类药物一般是针对那些刺激性的干咳或阵咳往往效果会比较较好。
总的来说,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患者在应用镇咳药物时,都要先明确引起咳嗽的病因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而对于那些有痰的咳嗽,患者应当注意要同时合用祛痰药,以免最终出现由于痰液排出受阻而加重疾病感染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