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节炎日是每年的10月12日,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关节炎这种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截止2015年估计中国大陆的关节炎病人有1亿以上,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发展历史:
1998年4月,在WHO支持下,于瑞典隆德大学举办了由70多名骨科、风湿科、骨质疏松、创伤学及理疗与康复专家参加的研讨会,会上Lars Lidgren提出将2000-2010年定为骨与关节的十年。1999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署正式支持文件。2000年1月13-15日,WHO在日内瓦正式在全球启动此项活动,750个医疗机构签署文件,37个国家政府支持骨关节十年活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通过十年的努力,将骨性关节炎的预期发病率降低 25%。2001年 4月,我国成立了卫生部关节炎防治教育计划基金,从卫生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此疾病。每年的10月12日还是世界骨关节炎日,其目的也是提醒人们重视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因此对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是一项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的工作。
疾病治疗:
由于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外,更重要在于病患关节的日常康复。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
1.多进行一些物理按摩。
物理按摩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按摩较好由专科医生进行操作,千万不可盲目到不正规的小诊所进行按摩治疗。因为首先按摩并不能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若治疗不当,还会加重病情。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若按摩用力过猛,往往会造成骨折。尤其是颈、腰椎骨质增生的老年人,更不能轻易进行按摩治疗,一旦按摩不当造成骨折,容易出现神经损伤,甚至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2.运动时注意保护已受损害的关节。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有条件可以佩戴四季兼用的关节护具。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的机械性损伤,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如膝、踝关节的关节炎患者平日要尽量避免上、下楼梯,长时间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远途跋涉等较剧烈的对关节有损伤的运动,尤其在关节肿胀时更应避免。为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患者可以选择游泳、骑车、做体操等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也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步行器、楔形鞋垫或其他辅助设施来辅助关节运动。
3.穿鞋也有讲究。
平时应穿适当的鞋,单薄的平底鞋并不是较佳选择。因为穿平底鞋行走时,体重会过多地压在脚后跟上,走路时间长了,上传的冲力可能会使人产生足跟、踝、膝、髋、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适,长时间对关节不良影响便可出现关节炎的表现。所以较好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闲鞋,这样可以减轻重力对关节的冲击,减轻关节的磨损。
4.多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
关节炎的患者可以多进行一些适当的肌肉锻炼,使肌肉运动协调和肌力增强,这样可减轻关节症状,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及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病情恢复和疾病控制。如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可以多锻炼股四头肌。股四头肌能力的减弱,将会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大受影响。因此加强股四头肌的训练对关节炎病人是有益的。
设立宗旨:
“世界关节炎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关节炎: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可影响某个关节的所有部分,引起肌肉疼痛、炎症或行动不便。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50% 患有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患有此病。除年龄外,体重过重、受伤和糖尿病等也是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则可侵袭关节膜、软骨组织和骨骼,其主要症状是发炎,包括关节充血、发热和疼痛等。与骨关节炎不同的是,该病可影响全身健康,出现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妇女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是男人的三倍,35-50岁是该病的好发年龄段。
发病对象
人们常常将关节炎视作老年病,其实,所有年龄段的人,甚至包括儿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有关资料显示,关节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13%,由于正统医学中还没有能彻底根治的办法,所以应该引起所有人群的重视,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