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主要是指因外感风寒而引起的普通感冒,患者多在冬季发病。病程一般为3~7天,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头痛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
传统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为感冒的先导。寒邪常依附于风邪,乘着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不足时,通过皮肤毛孔而侵袭肺卫,造成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而致病。风寒感冒的病程一般为3~7天。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寒严重、发热较轻、无汗、头痛,肢体酸楚,甚则疼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稀薄;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典型症状
1、恶寒
恶寒是指患者感觉怕冷,即使增加衣物、被子或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的一种症状。
2、鼻部不适
(1)鼻塞,还可因鼻塞而引起声音沉重。
(2)打喷嚏,有时还流有清涕。
3、咳嗽
患者可有咳嗽、痰白稀薄,还常自觉咽痒不适。
4、其他
包括轻度发热、无汗、头痛,自觉肢体酸困无力,甚至还可出现疼痛等。
并发症
1、风寒感冒,若恶寒发热症状长期得不到改善,邪气可化热而出现口干欲饮、痰转黄稠、咽痛等症状。
2、反复的感冒,引起正气耗散,可由实转虚;或在素体亏虚的基础上反复感邪,以致正气愈亏,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3、感冒如未及时控制,还可能转化为咳嗽、心悸、水肿等其它疾病。
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还需要进行体温测量、血常规、C反应蛋白测定、X线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鼻涕或痰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声的高低、咳嗽的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汗,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及皮肤以了解是否存在发热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体温测量
通过测量体温以明确患者的发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