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Enuresis in children)俗称“尿床”,是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功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遗尿症状可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也有部分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
基本病因
病因复杂,涉及遗传、中枢神经系统(若干神经递质和受体)病变、生理节律(睡眠和排尿)及膀胱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
目前认为,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的障碍是该病的基础病因,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夜间尿量增多和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是促发夜间遗尿的重要原因。根据病因,遗尿症可以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
1、原发性遗尿症
占70%~80%。指尿床从婴儿期延续而来,从未有过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且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2、继发性遗尿症
常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有过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后出现尿床。此外,尚合并有白天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而合并全身慢性疾病、癫痫、先天发育不良、脑病的患儿也会出现尿床现象。
症状总述
年龄≥5岁儿童,频繁夜间尿床、尿湿衣服,每周≥2次,持续3个月以上。少数患儿白天也会频繁出现尿床、尿裤子现象。
伴随症状
可能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流细或发热等症状。
并发症
泌尿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