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抑制(respiratory depression)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不足而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病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如麻醉药所导致。其主要表现为通气障碍和呼吸规律的改变,如呼吸节律、频率、深浅度的变化,患者出现皮肤口唇发绀,呼吸道通畅但无法通气,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重症而危及生命。确诊呼吸抑制要根据原发病、用药史等情况综合考虑。目前头部和胸部CT检查、MRI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呼吸抑制的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积极处理原发病呼吸抑制预后良好。
病因总述
呼吸抑制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很少作为独立的疾病出现。脑出血、脑膜炎、脑肿瘤、重症肌无力、麻醉用药、脑外伤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的疾病均会引起呼吸抑制。
危险因素
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
2、麻醉药物的不良应用。
3、严重的创伤如头部受伤、脊柱受伤等。
4、药物中毒、酒精中毒。
5、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精神刺激等。
典型症状
呼吸抑制的常见症状为通气障碍、呼吸费力、呼吸节律的改变,还可能会伴有皮肤、口唇发绀。颅脑疾病引起的呼吸抑制在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并发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呼吸暂停等重症而危及生命。
1、通气障碍
无胸肺疾病,气道通畅可有呼吸运动,但无法通气,胸部有压迫感,呼吸费力,这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或呼吸机正常功能受到影响等原因造成的。
2、呼吸节率改变
呼吸节律减慢,轻中型颅脑损伤,常没有呼吸改变,严重型病例呼吸可不规则或呈喘息状,提示呼吸中枢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发展,而出现潮式呼吸,最终呼吸抑制,这是呼吸中枢功能衰竭的表现。
伴随症状
1、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一般见于颅脑疾病引起的呼吸抑制,如脑出血、脑肿瘤等会引起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2、皮肤口唇发绀
是由于呼吸抑制,患者缺氧,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的皮肤口唇发绀。
3、呼吸心跳骤停
呼吸抑制若得不到及时救治,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严重后果。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出血,脑肿瘤、高位脊髓损伤或肌肉病变如重症肌无力可出现此症状。
病情发展
出现呼吸抑制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患者易出现缺氧、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是呼吸心跳骤停等生命危险。
并发症
1、低氧血症
呼吸受到抑制使肺通气下降,红细胞携氧量下降,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低氧血症。
2、昏迷
出现严重颅脑疾病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受到抑制,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陷入昏迷。昏迷愈发加深,需考虑颅内血肿的可能。
3、呼吸衰竭
呼吸抑制患者,起初呼吸节律下降,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潮式呼吸,最终呼吸抑制,只有心脏搏动。这是呼吸中枢功能衰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