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囊肿(ranula)也称蛤蟆肿,是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是由于舌下腺或颌下腺导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多由于结石、损伤或炎症所致。舌下囊肿多位于口底一侧,呈浅蓝色,生长缓慢,体积较小时无明显症状,体积较大时可影响咀嚼、语言功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基本病因
是由于舌下腺或颌下腺导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导管阻塞后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潴留,导致导管肿胀形成肿物。多由于结石、损伤或炎症所致。
1、简单型囊肿
黏液泄露通常来源于舌下腺,也可来源于颌下腺导管或口底区的小涎腺。
2、潜突型囊肿
为简单型囊肿通过下颌舌骨肌疝出到颈部所致,几乎都由继发于口底区创伤或舌下腺导管完全性阻塞的黏液外渗引起,而不是黏液潴留。也有人认为有些潜突型囊肿来源于颈窦,该结构通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消失;或来源于胚胎发育时向头侧移位的鳃裂残余;或与先天性异常有关。
典型症状
舌下囊肿的具体表现与囊肿的大小有关,囊肿体积小的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囊肿体积较大时,会影响咀嚼、语言功能。部分舌下囊肿可自发破裂、排黏液。
舌下囊肿多位于口底一侧,呈浅蓝色,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触诊软而有波动感。部分舌下囊肿可自发破裂,破裂后,有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流出。数日后创口可愈合又继续长大。
并发症
舌下囊肿通常大于口腔其他部位的黏液囊肿,大的囊肿可充满口底并抬高舌体,甚至干扰发音和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