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herniaof linea alba)又称腹疝、腹上疝,是指发生在腹壁正中白线处的疝,绝大多数发生在脐上。其病因主要为白线的腱纤维被破坏,而腹内压增高为重要诱发因素。白线疝早期可无症状,晚期可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基本病因
白线疝的病因主要为白线的腱纤维被破坏。白线的腱纤维为斜行交叉,这种结构可使白线做出形态和大小改变,以适应躯体活动或腹壁呼吸活动时的变化,如在伸长时白线变窄,缩短时变宽。但当腹胀时,需要同时伸长和变宽,就有可能撕破腱纤维,导致腹部白线处出现薄弱或缺损,从而逐渐形成白线疝。
诱发因素
主要诱发因素为腹内压增高。慢性咳嗽(如吸烟者和老年人支气管炎)、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包茎)、婴儿经常嚎哭、举重、经常呕吐以及腹内肿瘤等,均可能造成患者腹腔压力变化,导致白线疝的发生。
典型症状
白线疝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体表可触及突出的疝块,疝块还纳后,常可在白线区扪及缺损空隙。
1、症状
(1)腹痛
白线疝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多数患者仅表现为上腹局限性隐痛,而少数表现为较严重的深部疼痛。腹痛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疝块压迫通过白线的肋间神经纤维导致局限性疼痛,大网膜、肝圆韧带受到牵扯引起深部疼痛。腹痛可放射到下胸部及背部。疼痛程度与体位、进食及重体力劳动有关,体位改变,尤其是平卧时疼痛常减轻或消失,而进食后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加重。腹痛的严重程度与疝的大小不成正比,往往疝很小而临床症状很重。
(2)恶心、呕吐
少数白线疝患者除腹痛外,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机制为:①脱出的大网膜和肝圆韧带牵拉可引起深部疼痛,并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②大网膜和肝圆韧带的牵扯可导致幽门痉挛,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
(1)腹壁肿块
腹壁肿块是白线疝的主要体征。由于白线疝绝大多数发生于脐与剑突之间,因此疝块多位于脐上剑突与脐之间的白线上,可偏于中线一侧,站立或饭后疝块更为明显。疝块直径一般在2~4cm左右,有学者报道疝块较大者直径达15cm,少数患者疝块很小,只是皮下一个柔软的圆形突起,不易察觉,肥胖患者则更难发现。当疝内容物回纳后可触及白线处有筋膜性疝环孔的边缘。
(2)Litten征阳性
体格检查时医生将手指放在患处,嘱患者在立位时用力咳嗽,往往在咳嗽的同时,手指可感到有碎裂声,即为Litten征阳性。
(3)诱发疼痛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肿块向外牵拉,常因牵扯了肝圆韧带、腹膜或大网膜而诱发患者腹部疼痛。
并发症
白线疝患者可由于大网膜易与疝囊发生粘连,出现难复性疝。还可发生功能性呕吐、消化不良、疝嵌顿或绞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