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是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甲、乙的症状可表现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脉缓、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不同,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基本病因
本病为感染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其可经口或密切接触带菌者或患者而传播。伤寒沙门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所摄入细菌的数量、致病性以及宿主的防御能力。其可通过形成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以及使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而致病。
1、副伤寒的病原体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甲沙门菌)、副伤寒乙杆菌(副伤寒乙沙门菌)和副伤寒丙杆菌(副伤寒丙沙门菌)三种,分别引起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和副伤寒丙。
2、人体摄入副伤寒病原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所摄入细菌的数量、致病性以及宿主的防御能力。
3、副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腔内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的适宜条件下繁殖。
4、副伤寒沙门菌达回肠下段,侵入肠黏膜,侵入回肠集合淋巴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形成初发病灶;进步侵犯肠系膜淋巴结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次菌血症。此时患者无症状,临床上处于潜伏期。
5、次菌血症后副伤寒沙门菌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继续大量繁殖后再次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引起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等表现,继续随血流播散全身,经胆囊入肠道,大量细菌随粪便排岀体外。来自胆囊的病原体,部分通过小肠黏膜,再次入侵肠道淋巴组织,使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加重肠道病变,肠坏死或溃疡可引起肠出血和肠穿孔。
6、随着机体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作用的发展,细胞内副伤寒沙门菌逐渐被消灭,病变亦逐渐愈合,患者随之恢复健康。少数患者在病愈后,由于胆囊长期保留病菌而成为慢性带菌者。
危险因素
1、人群拥挤且卫生条件差。
2、不注意饮食卫生。
3、免疫力低下。
典型症状
在发病前可有8~10天的潜伏期,少数可为3~16天。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胸闷、表情淡漠、腹部压痛、皮疹等症状。不同类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症状有所不同。
1、主要症状
(1)持续高热,初期体温逐步上升达39℃以上,发热稽留不退。
(2)食欲不振,腹胀,便秘及腹泻。
(3)相对缓脉,但有心肌损害时常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
(4)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重者谵妄昏迷。
(5)体征,体温39℃~40℃,精神恍惚,右下腹压痛,肝大,脉搏缓慢,皮肤玫瑰疹,重者可有肠出血、肠穿孔的并发症。
2、副伤寒甲及副伤寒乙
(1)体温:波动较大,热程较短,为2~3周。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
(3)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
(4)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
(5)肝脾肿大:多数患者有脾肿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肿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或黄疸。
(6)玫瑰疹:皮疹出现较早。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少见,病死率较低.
3、副伤寒丙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分为:
(1)副伤寒型:临床表现与伤寒及副伤寒甲、副伤寒乙相似。
(2)急性胃肠炎型:以胃肠炎症状为主,病程短。
(3)脓毒血症型:常见于体弱的儿童。起病急,出现寒战、高热,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迁徙性化脓性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中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DIC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