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可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可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疾病。HP感染者中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 5%~10%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 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发生疾病者则可有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反酸、恶心等症状。通过标准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消除感染。幽门螺杆菌已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
基本病因
幽门螺杆菌(HP)进入人体后,可以长期定制在胃黏膜。能产生多种酶,包括尿素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和脂酶等以及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损伤,打破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平衡。
1、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HP属弧菌科,是一种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的微生物。HP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及热均敏感,各种常用的消毒剂均能将其杀死。在4℃水中可存活1年,在室温空气中只能存活数小时。HP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微需氧,需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7℃,pH值5.5~8.5的范围均能生长。
2、致病性
(1)以胃窦部为主的感染使促胃液素分泌增加,原因可能是损害局部生长抑素的分泌。其导致的高胃酸分泌加速了幽门前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
(2)以胃体为主的感染可引起萎缩性胃炎,并降低胃酸分泌,其原因可能是局部白介素-1β生成增加。以胃体感染为主的患者更易发生胃溃疡和胃腺癌。部分患者有胃窦和胃体混合感染。
(3)Hp感染患者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增加3-6倍。Hp感染与胃体和胃窦部肠型腺癌有关,但与胃贲门癌无关。其他相关肿瘤包括淋巴瘤和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单克隆限制性B细胞肿瘤。
(4)HP感染还可能与一些胃外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原发性雷诺现象、原发性头痛、胆道感染、慢性肝病、糖尿病、荨麻疹、斑秃等。
危险因素
1、生活在拥挤的条件下。
2、与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居住。
3、饮用水不洁。
4、因为细菌可通过消毒不严格的内镜传播,护士和胃肠科医师属于高危人群。
典型症状
大多患者感染后并无明显症状,他们可能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的。有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一些消化道不适。若未及时治疗和清除病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进一步进展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并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尚未进展为其它疾病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各种消化道不适:
1、腹胀、嗳气
会感觉胃部发胀,就像食物不消化,并老感觉有气体从胃往上涌,不断打嗝。
2、厌食
没有食欲,食量减少。间歇性腹部疼痛不适。
3、反酸、烧心
有酸水从胃里泛上来。胸骨后有烧灼感。
伴随症状
当患者发展为系列消化道疾病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1、发展为消化性溃疡
可能出现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疼痛。如胃溃疡患者,疼痛多发生于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之内,如果服用抗酸剂,疼痛会暂时停止。
2、发展为胃癌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进展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呕血、黑便、贫血、黄疸、乏力、持续胃痛等。
病情发展
进展为胃癌的过程:
1、感染后,可形成慢性胃炎。
2、胃黏膜长期炎症损伤,可进展为萎缩性胃炎。
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逐渐出现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最终可能进展为胃癌。
并发症
患者进展为消化性溃疡或胃癌后,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1、出血
轻者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黑便,重者出现大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暗红色血便。
2、穿孔
当溃疡、肿瘤穿透胃壁可发生急性穿孔。发生穿孔的多数是老年病人,穿孔前可以没有症状。穿孔可引起腹腔弥漫性腹膜、胆瘘等后果,临床上可见突发剧烈腹痛、休克等急症。
3、幽门梗阻
临床症状有上腹胀痛,餐后加重,呕吐后腹痛可稍缓解,呕吐物可为宿食。严重呕吐可致失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患者可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