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calculi)是导管腔中或者器官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可见于消化系统(如胆囊、胆管)、泌尿系统(如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男性生殖系统(如前列腺、精囊)等。其中,胆囊、胆管、泌尿系统结石更为多见。结石的核心部分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组成,然后无机盐或有机物再沉积于核心之上而形成。结石容易造成器官腔梗阻,出现疼痛、出血或感染等症状。
基本病因
结石的发生部位不同,其和危险因素也会有所差异。胆石病的发生主要与胆道动力学改变、胆汁成分改变、胆道感染有关;尿路结石的常见病因包括身体的代谢异常、局部原因(如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作用;前列腺结石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前列腺炎症、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有关;精囊结石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射精管阻塞、精液滞留、精液中缺乏蛋白酶、慢性精囊炎、感染等多种因素作用而成。
1、胆石病的主要病因
胆石病是胆道动力学改变、胆汁成分改变以及胆道感染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结石在其形成过程中常是某一因素起主导作用。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胆石中包含的化学成分是有差异的,据此将其分为胆固醇类结石、胆色素类结石以及以碳酸钙、磷酸钙或棕榈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少见结石。其中,溶血、慢性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常被认为是胆色素结石的主要因素。而胆汁成分的改变(胆汁热力学失衡)、胆道运动紊乱、胆汁成核动力学稳态的紊乱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2、尿路结石的主要病因
(1)代谢异常
形成结石的成分大多是由人体代谢产物构成,不同成分的结石可以反映体内相应成分的代谢异常。尿液内常见的能够形成结石的成分包括钙、草酸、尿酸和胱氨酸等,任何生理紊乱造成成分异常都可能引起结石形成和促进结石生长。常见的能够引起代谢产物异常的原因有:
①形成结石的物质排出增加:长期卧床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尿钙增加;痛风病人尿酸排出增多;内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肠道吸收草酸增加引起高草酸尿症;家族性胱氨酸尿症病人胱氨酸排出量增加。
②尿pH改变:在碱性尿中易形成磷酸镁铵及磷酸盐沉淀;在酸性尿中易形成尿酸和胱氨酸结晶。
③尿中抑制晶体形成和聚集的物质减少:当尿液中抑制结石的物质(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酸性黏多糖镁等)产生不足,会促进结石形成。
④尿量减少:患者的尿量减少,会导致尿中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
(2)局部病因
尿路梗阻、感染和尿路存在异物均是诱发结石形成的局部因素,梗阻可以导致感染和结石形成,而结石本身也是尿路异物,后者会加重梗阻与感染的程度。
(3)药物因素
一些药物的使用,同样可能引起结石,相关的药物分两类:
①尿液的浓度高而溶解度比较低的药物:如氨苯蝶啶、茚地那韦、硅酸镁和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本身就是结石的成分。
②诱发结石形成的药物:如乙酰唑胺、维生素D、维生素C和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可引起其他成分结石的形成。
3、前列腺结石的主要病因
前列腺结石形成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1)前列腺炎症
前列腺炎症是前列腺结石的首要发病因素,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憩室等疾病引起腺管阻塞,分泌物淤滞而发生结石。
(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时,可使前列腺管内压力增加,腺管扩张,腺内分泌液淤滞,结石成分在前列腺周围组织上沉积,形成结石。
(3)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时,由于狭窄引起的后压使前列腺的导管和腺泡发生扩张和淤滞,也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4、精囊结石的主要病因
(1)射精管阻塞、精液滞留
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导致耐药菌广泛存在,射精管口发生梗阻,精液长期受阻,无法正常排出导致淤积时,极易诱发精囊结石,进而形成感染、梗阻、结石的恶性循环。
(2)精液中缺乏蛋白酶
精囊结石成分与胰腺结石相似,胰腺结石的形成与分泌胰结石蛋白基因表达异常有关,因而认为精囊结石的形成是由于精液中缺乏蛋白酶所致。
(3)慢性精囊炎
慢性精囊炎的患者由于长期排尿、排精不畅,造成代谢紊乱,引起结石。
(4)感染
精囊结石可能多为感染性结石,提示脲酶阳性细菌的感染是精囊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
危险因素
1、胆石病的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不进食早餐都促进胆石形成。
(2)自身因素:成年女性、肥胖、多产、体重骤减以及高血脂、肝硬化和糖尿病等因素可导致胆石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3)遗传因素:研究发现,胆石症本家系发生率可超过50%,是普通人群的4~5倍,因而目前普遍认为胆石症是多基因遗传病。
2、尿路结石的危险因素
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等。
(1)饮食习惯
①长期大量摄入高蛋白、高钠、高糖食物,可促进结石形成。
②饮水少可引起尿液浓缩,诱发结石形成。
(2)环境因素
泌尿系统结石是一个全球性疾病,我国南方属于高发地区。此外,地处炎热地区,出汗多,尿液易浓缩。
(3)遗传因素
部分研究发现基因与结石患者的尿钙等结石相关成分的排泄有关。
(4)年龄、性别
尿路结石的发生还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联系。
3、精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40岁以上成年男性,精囊囊肿及精囊炎患者的发病风险更大。
典型症状
结石的起病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胆囊结石常见胆绞痛以及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厌食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胆管结石(包括肝内和肝外)典型表现为腹痛、寒战发热和黄疸。上尿路结石主要表现为疼痛和血尿;下尿路结石还可见排尿困难等表现。前列腺结石多无特殊症状,当伴有其他疾病时,可出现血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排尿困难、阳痿、勃起疼痛等相应症状。精囊结石常出现血精、阴茎勃起时疼痛、射精痛、膀胱刺激征和排尿困难等表现。
1、胆石病
(1)胆囊结石
①胆绞痛:胆绞痛多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发作。疼痛位于右上腹部和上腹部,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严重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②消化不良:大多数患者在进食后,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饱胀不适,常伴嗳气、呃逆等。
(2)肝外胆管结石
①腹痛:为剑突下和右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常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②寒战高热:约有2/3的患者在胆绞痛发作之后出现寒战高热。一般表现为弛张热,体温可高达39~40℃。
③黄疸:在胆绞痛和寒战高热后1~2天出现梗阻性黄疸。病人先有尿黄,继之巩膜黄染,而后皮肤黄染伴瘙痒,粪色变浅,甚至呈陶土样便。部分病人结石嵌顿不重,阻塞的胆管近侧扩张,胆结石可漂浮上移,或者小结石通过壶腹部排入十二指肠,Charcot三联征自行缓解。这种间歇性黄疸,是肝外胆管结石的特点。
(3)肝内胆管结石
患者可多年无症状或仅有上腹和胸背部胀痛不适。多数病人因体检或其他疾病做超声等影像检查而偶然发现。此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胆管炎引起的寒战、高热和腹痛,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或双侧肝胆管结石,可有黄疸。
2、尿路结石
(1)上尿路结石
①疼痛:肾结石可引起肾区疼痛伴肋脊角叩击痛。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肾绞痛或输尿管绞痛,典型的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剧烈疼痛,阵发性发作,可放射至同侧腹股沟、睾丸或阴唇。
②血尿:通常为镜下血尿,少数病人可见肉眼血尿,血尿的多少与结石对尿路黏膜损伤程度有关。有时活动后出现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
③恶心、呕吐:出现肾绞痛的患者,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④膀胱刺激征:结石伴感染或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2)下尿路结石
①膀胱结石的:排尿突然中断,疼痛放射至远端尿道及阴茎头部,伴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小儿常用手搓拉阴茎,跑跳或改变排尿姿势后,能使疼痛缓解,继续排尿。
②尿道结石: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伴尿痛,重者可发生急性尿潴留及会阴部剧痛。
3、男性生殖系统结石
(1)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结石本身大多无症状。当伴有其它疾病时,可出现相关症状。
①与尿道狭窄及前列腺增生并存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滴沥和尿频等;
②与慢性前列腺炎并存时,下腰部、阴囊、肛门等部位出现疼痛,尿道口有分泌物;
③与后尿道炎及尿路感染并存时,可有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见血尿或终末血尿。
④与前列腺脓肿并存时,则可出现体温升高、尿潴留、会阴及直肠部疼痛;
⑤与精囊炎并存时,可有阴茎异常勃起、阳痿、勃起或排精时疼痛。
(2)精囊结石
①疼痛:结石堵塞患者的射精管,阻碍了精液的正常流出,因而患者可出现阴茎勃起时疼痛、射精痛。
②膀胱刺激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现象。
③血精:结石损伤患者精囊,会导致患者精液中存下血液。
④前列腺硬结:在触摸前列腺时,可发现光滑的结石,有时还会出现按压疼痛。
并发症
1、胆囊结石可并发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梗阻、胆囊癌等。
2、胆管结石(包括肝外、肝内)可能造成胆源性肝脓肿、胆道出血、胆管癌等。
3、上尿路结石包括肾和输尿管结石。其中,肾结石可能并发感染、泌尿系梗阻、肾功能损害等;输尿管结石可造成继发感染,或引起急性肾盂肾炎、肾积脓、肾积水、尿毒症等。
4、下尿路结石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中,膀胱结石可造成急性尿潴留、膀胱溃疡、尿道结石、癌变等;尿道结石也可造成急性尿潴留,除此之外,还可引起尿道炎、尿道瘘、尿失禁等。
5、前列腺结石可并发尿路感染、前列腺脓肿、前列腺周围炎等。
6、精囊结石可引起性功能障碍、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