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为各种原因导致血清催乳素(PRL)异常升高,是临床上常见的、可累及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一类疾患的统称。目前,一般以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1.14nmol/L(25μg/L)为标准。患者在临床上常可表现为闭经、泌乳、月经失调、不孕、性功能减退、头痛、肥胖等症状。
基本病因
催乳素(PRL)分泌受下丘脑释放因子(PRF)和PRL释放抑制因子(PIF)调节,张力性抑制调节占优势,正常时下丘脑弓状核结节漏斗部肽能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DA)是一种PIF,任何干扰下丘脑DA合成,DA由垂体门脉系统向垂体输送,以及DA与PRL细胞DA受体(D2)结合的因素均可减弱抑制性调节引起高催乳素血症。
1、下丘脑疾病
颅咽管瘤、炎症等病变影响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的分泌,导致催乳素升高。
2、垂体疾病
是引起高催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以垂体催乳素瘤最常见。1/3以上患者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cm)。空蝶鞍综合征也可使血清催乳素增高。
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刺激垂体催乳素分泌。
4、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
血清催乳素增高,多为2.73~4.55mmol/L,但未发现垂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患者数年后发现垂体微腺瘤。
5、其他
多囊卵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垂体柄断裂或外伤)、长期服抗精神病药、抗忧郁症药、抗癫痫药、抗高血压药、抗胃溃疡药和阿片类药物均可引起血清催乳素轻度或明显升高。
典型症状
高催乳素血症在临床上常可表现为闭经、泌乳、月经失调、不孕、性功能减退、头痛、眼花、视觉障碍、肥胖等。部分患者还可并发骨质疏松、乳腺小叶增生或巨乳等。
1、月经紊乱及不孕
85%以上患者有月经紊乱。生育年龄患者可不排卵或黄体期缩短,表现为月经少、稀发甚至闭经。青春期前或青春期早期妇女可出现原发性闭经,生育期后多为继发性闭经。无排卵可导致不孕。
2、溢乳
是本病的特征之一。闭经-溢乳综合征患者中约2/3存在高催乳素血症,其中有1/3患垂体微腺瘤。溢乳通常表现为双乳流出或可挤出非血性乳白色或透明液体。
3、头痛、眼花及视觉障碍
垂体腺瘤增大明显时,由于脑脊液回流障碍及周围脑组织和视神经受压,可出现头痛、眼花、呕吐、视野缺损及动眼神经麻痹等症状。
4、性功能改变
由于垂体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分泌受抑制,出现低雌激素状态,表现为阴道壁变薄或萎缩,分泌物减少,性欲减退。
并发症
高PRL血症还可引起明显的骨质疏松,原因为雌激素水平的下降,PRL本身对骨密度也有负面影响。有的患者伴有乳腺小叶增生或巨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