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传导阻滞(intraventricular block)简称室内阻滞,指下传的心脏激动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传导过程中发生的传导减慢和(或)阻断,导致QRS波形态异常和时限延长的心电现象。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这种心室内传导异常可以长期恒定不变,可以为暂时性也可呈频率依赖性。患者可有心悸、胸闷、气促、头晕、眩晕、乏力等症状。
基本病因
室内传导阻滞的病因较多,如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可产生一过性室内阻滞;永久性阻滞可伴发于各种心脏疾病,如传导系统退行性变、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炎症性疾病等。健康人也可发生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右束支传导阻滞。
1、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细长且为单独一支,易于受损,且损害范围不大即可致完全性阻滞。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梗死、心肌炎、心肌病,以及Fallot四联症或室间隔缺损纠正手术后等。也可发生在无心脏病证据的正常人。
2、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较粗分支较早,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出现多表示心肌病变广泛。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及梅毒性心脏病等。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相比,更易于受到损伤,故左前分支阻滞较左后分支阻滞多见,左后分支阻滞常提示心肌病变范围较为广泛。
典型症状
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组织发生部位有关,单束支或双束支传导阻滞时,若心率不改变通常无临床症状;严重的双束支或三分支阻滞导致阵发性或持续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可产生心脏本身和其他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包括心悸、胸闷、气促,严重者有头晕、眩晕、乏力、心力衰竭加重。室内阻滞所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替代的逸搏起搏点过于缓慢并多不稳定,常发生阿-斯综合征并导致猝死。
并发症
1、阿-斯综合征
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短暂意识丧失,晕厥或抽搐等。
2、心源性猝死
部分患者在死亡前并没有任何表现,但有时在死亡前的1小时会出现胸痛、感觉心跳得厉害(心悸)、呼吸困难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