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后,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和贫血等。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若无其他的原发病,自然转归较好,有自愈倾向。
基本病因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通过吸血昆虫叮咬等传播途径感染机体后,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脑脊液及骨髓等处,导致的一系列病变。
1、附红细胞体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附红细胞体吸附红细胞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和膜的脆性增加,红细胞易于溶解和破裂,使得红细胞膜表面隐蔽的自身抗原暴露,进一步会引起红细胞的免疫性溶解,使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导致机体出现贫血,同时大量失去可塑性的吸附有附红细胞体的红细胞,大量被机体的脾脏和全身的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加剧了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2、自身免疫
当机体处于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或亚急性中毒和网状内皮系统机能不全的情况下,附红细胞体则迅速繁殖,进入末梢血液,破坏红细胞,从而引起黄疸性贫血等。
3、代谢紊乱
附红细胞体具有某些侵袭、分解、溶解等致病因子,可导致代谢紊乱、血浆蛋白减少、血糖降低。
典型症状
畜牧地区人群中附红体感染率相当高,绝大多数人为隐性感染,有症状者主要为低烧或者病初发烧,热程1至数天,以及乏力、轻度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多见于重度感染(有60%以上红细胞被寄生),常发生在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1、发热
体温一般在37.5℃~40℃,并伴有多汗、关节酸痛等。
2、贫血
为本病最常见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巩膜及皮肤黄染,并有全身乏力、嗜睡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3、淋巴结肿大
有些患者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
4、其他
尚有皮肤瘙痒、肝脾肿大、腹泻(小儿多见)、脱发等。
并发症
附红细胞体感染人体后,导致红细胞大量溶血,全身血液系统都可能发生异常,可累及多个脏器,常见的并发症有肝肾功能不全、智力发育迟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