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mercury poisoning)以慢性中毒多见,主要是生产工作中长期吸入汞蒸气或汞化合物粉尘所致。以精神神经异常、口腔炎、震颤为主要症状,并可累及呼吸道、胃肠道、肾脏等脏器。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时则发生急性中毒,可造成急性肾衰竭。
基本病因
汞中毒多为职业因素导致,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汞蒸气或汞化合物粉尘可发生汞中毒。非职业因素导致的汞中毒常为误服含汞物质引起,比如含汞药物(朱砂、雄黄)及被汞污染的食物。日常生活中汞中毒则多见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美白祛斑化妆品、染发剂等。
1、中毒途径
(1)职业因素:长时间的从事于与汞相关的工作,如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以及真空汞、温度计、仪表等含有汞的物品的生产制造等,从而吸入了大量的汞蒸发后的气体或者含有汞的物体的粉尘,引起了汞中毒。
(2)环境污染:居住或者工作在被含有汞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的地区,可能导致人群从空气或者饮食中摄入大量的汞。人体内的汞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汞中毒。
(3)其他:在生产、运输中因容器破损或密封不严,有呼吸道吸入或沾染皮肤,可导致汞中毒;在喷洒含汞的农药时防护不佳,误食含有汞农药的种子或者食用被汞污染的海产品等;涂抹了汞含量超标的化妆品或者药品,也可引起汞中毒。
2、毒理机制
汞与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汞进入体内后皆被氧化为二价汞离子(Hg2+),且以此种化学状态发挥其毒性作用。Hg2+易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使与巯基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氧酶等失活,阻遏细胞生物活性和正常代谢。
汞致金属内稳态失衡,Hg2+可导致细胞外液Ca2+大量进入细胞内,引起“钙超载”,激活细胞内的磷脂酶A,分解细胞内磷脂,生成花生四烯酸与氧自由基等损伤细胞功能。
汞的免疫损伤作用,汞与体内蛋白结合,可由半抗原变成完全抗原,引起超敏反应,发生肾病综合征;高浓度汞可直接致肾小球免疫损伤。
典型症状
汞中毒根据其中毒急慢性程度以及中毒途径可有多种临床表现。急性汞中毒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损伤的器官主要是肾,其次为消化道、肺等;慢性汞中毒性损伤的器官则主要是脑、消化道和肾。
1、急性汞中毒
急性毒性靶器官主要是肾,其次是脑、肺、消化道(包括口腔)及皮肤。
(1)消化道表现:患者口服汞化合物后,起初仅在口腔内有金属味,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即引起急性腐蚀性口腔炎和胃肠炎,出现口腔和咽喉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物和粪便常有血性黏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可伴周围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穿孔,泛发性腹膜炎。
(2)呼吸系统: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肺部有不同程度的干、湿啰音。
(3)泌尿系统:肾脏表现早期有蛋白尿、管型尿,3~4天后(严重的在24小时内)可发生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可伴肝脏损害。
(4)皮肤表现:汞暴露后可发生接触性皮炎,甚至剥脱性皮炎,多为泛发性红斑、丘疹或斑丘疹,可融合成片或形成水泡。
(5)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症状。
(6)神经系统:少数患者可出现失眠、抽搐、昏迷或精神失常表现。
2、慢性汞中毒
汞的慢性毒性靶器官主要是脑、消化道及肾脏,首发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昏、健忘、多梦等,或心悸、多汗、情绪不稳定。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三大典型表现,易兴奋症、意向性震颤和口腔炎。
(1)易兴奋症:是慢性汞中毒的精神症状。表现多样,如失眠或嗜睡,心情抑郁、孤僻而又急躁,易紧张激动、发怒,不能自控等性格和情绪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可有幻觉。
(2)意向性震颤:手指、舌尖、眼睑明显震频,以手及手指震颤最突出。初呈细小震颤,进而呈租大抖动式震颤,并可累及手臂,甚至两脚和小腿,被人注意和激动时更明显,甚至生活难以自理,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行走均发生困难,越想加以控制,震颤越明显。
(3)口腔炎:口中有金属味、唾液增多,黏膜充血、溃疡,齿龈肿胀、渗血,牙齿松动、脱落。
并发症
汞中毒可造成口腔炎、肾脏损害、周围神经损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