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传播是指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本质是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也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之一。传染病传播方式中的血液传播就是指血液与血液接触传播,一方没有出血是不能传播的,要两方血液通过接触才能进行传播。比如有些带有病毒或者细菌的血液通过各种设备传染给没有病原体的血液造成污染!
以血液传播为主的疾病,一般的潜伏期14天以上,多见于输血、注射、伤口接触等等。统称为血液传染病-疾病的抗原、抗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球和血浆中,当输入感染者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或使用被污染不合格的医疗输血耗材,就能引起血液传染病。一般是指通过输血(包括血液制品)或病人血液污染导致的传染病。目前主要的传染病是:AIDS,乙肝,丙肝,梅毒,疟疾,弓形体病,锥形虫,巴贝虫病,其中前四个(AIDS,乙肝,丙肝,梅毒)是危害比较大的。.其中感染率较高是乙肝.没有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接触血液被传染的机会是很少的,因为皮肤有一套完善的防御系统。在采血和供血的过程中或者手术前时,血液制品的质量检测,是必须检测的项目,检查项目为免疫四项或者叫术前四项。
具体情形表现为:输入污染了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了受病毒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或其他可以刺伤皮肤的,还有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并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或者是在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这些都会导致血液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