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是咽腔的中部,介于软腭至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上通鼻咽,向下通喉咽,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日咽的前壁主要为舌根后部,由此有一粘膜皱襞与会厌相连,称舌会厌正中襞,襞两侧的凹陷称会厌谷,异物也可停留此处。口咽的侧壁有腭扁桃体。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在鼻腔和口腔通咽处,共同形成一个淋巴环,称咽淋巴环,具有防御功能。
腭扁桃体是淋巴组织与上皮紧密联结构成的淋巴上皮器官。 6岁以前发育快,青春期后开始萎缩,到老年仅留少量淋巴组织。腭扁桃体呈扁卵圆形,位于腭舌弓与眉咽弓间的扁桃体窝内,此窝上份未被扁桃体充满的空间称扁桃体上窝,异物常停留于此,腭扁桃体的内侧面有两粘膜皱襞,腭扁桃体除内侧面外,其余部分由结缔组织的扁桃体囊包统。
腭扁桃体内侧面由上皮被覆,上皮陷入扁桃体实质内,形成深浅不一的扁桃休隐窝,并在扁桃体内伸出许多囊状分支,细菌易于存留繁殖,成为感染病灶。扁桃隐窝的开口名扁桃体小窝。
口咽与鼻咽一样,其病变也会有恶性肿瘤。口咽癌是发生于软腭、腭扁桃体、舌根、会厌周围及咽壁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口咽癌好发于50-70岁的男性,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略,常见症状为咽部不适、异物感。肿瘤增大或破溃感染后出现咽痛,进食时加重,也可因舌咽神经反射造成耳内痛。肿瘤如向咽侧侵犯,侵及翼内肌则引起张口困难。舌根部肿瘤向深部侵犯,侵及舌神经和舌下神经后出现半舌麻木,伸舌困难,言语时似口中含物。病人常有唾液带血、口臭、呼吸不畅等。肿瘤增大后会造成吞咽困难,呼吸道阻塞。软腭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口咽面,晚期才穿透至软腭背面。
口咽的致癌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化学致癌物主要是烟草和酒。致癌,特别是口腔、口咽癌和肺癌已被公认。烟草中的致癌症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苯芘。嗜烟的人不仅易患口腔癌,而且在癌肿被治愈后继续吸烟,则发生第二原发癌的机会也大大增加。酒精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使致癌物进入口腔、口咽粘膜,可损害肝脏,从而影响肝的化学解毒作用和生物转化作用。同时,大量饮酒者常出现细胞免疫的高度抑制。
物理致癌因素主要是不合适的假牙。不合适的假牙、残根、锐利的牙嵴等与舌侧缘、颊粘膜长期摩擦引起溃疡而癌变,口腔卫生不良,常常使舌部、颊粘膜及牙龈等处有慢性炎症存在,长期的炎症刺激,再加上机械性的损伤可能成为促癌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据发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一些类型与口腔、口咽癌发生有关。此外,遗传、机体易感性、营养代谢障碍、种族及放射治疗也与口腔、口咽癌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