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贲门是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是胃上端的入口,食管中的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内。食道粘膜在贲门处与胃粘膜相接。贲门处的腺组织称为贲门腺,与比其他两类胃腺,即胃底腺和幽门腺相比,贲门腺的构造不同之处在于贲门腺比较浅,且呈简单管状。
胃贲门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能起到收紧胃上口的作用,在胃蠕动过程中防止胃内容物返入食道,从而避免胃酸烧伤食道内壁,而胃壁本身可以耐酸。正常人体即使在平躺或倒置时,胃内容物也不会返流进入食道,也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作用。一些婴儿在吃奶后平躺容易吐奶,其原因之一也是贲门肌肉比较薄弱。
胃贲门的功能异常产生的疾病有贲门失弛缓症、贲门癌、贲门息肉、食管炎等。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从而逐渐使食管张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贲门癌是贲门附近原发的恶性肿瘤。贲门癌会导致食物堵塞难以下咽。贲门息肉是发源于贲门部粘膜上的一种良性肿瘤。和经常饮酒、饮食不规律、食道炎症反复刺激、遗传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食管炎是指贲门松弛而导致食管的腐蚀与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