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指数也简称胆红素的浓度,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为小于17.1umol,小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正常新生儿黄疸指数较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成人黄疸指数升高主要是由于患者输血错误、溶血病、胆结石胆囊炎等造成的胆管阻塞;还有肝硬化、肝癌、肝炎等肝病也是造成黄疸指数升高的常见原因。新生儿红血球较成人多(因此红血球代谢后废物较多),而且肝脏较不成熟(因此胆红素较不易排出),所以比较容易产生黄疸。这种因生理现象导致的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除了皮肤、眼白泛黄外,无其他症状,通常不需治疗就会消退。
黄疸的发生是湿热为本,为湿热入血分,淤阻血络,使胆汁不能循经而行,溢于肌肤而发黄疸,湿从热化者为阳黄,湿从寒化者阴黄。凡属肝病势必及脾,湿热困脾,致使脾之运化功能失职,热可灼烁津液而生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受损,气血生化个足.故血液运行迂缓,而导致气滞血淤,淤血积久又可化生痰水。痰阻则血瘀,血瘀日久可化痰水,如此痰瘀血互结,互相转化,胶着不解,日积月累,恶性循外,是造成黄疽经久不退。残留存在的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