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

过劳死

  “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而“过劳死”一词是近15年来才被医学界正式命名。有关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体征标准:

  ● 低热,口腔温度37.5℃~38℃;

  ● 可触及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 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 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症状标准:

  ● 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 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 失眠症状普遍存在,多梦或早醒;

  ● 头涨、头昏或头痛;

  ● 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 食欲不振;

  ● 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

  ● 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 兴趣减退或丧失;

  ● 性功能减退;

  ● 低热;

  ● 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如果同时具有以上2项主要标准、2项体征标准和6项症状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疲劳状态。

  研究者认为;在以下28项症状和因素中占有7项以上即是有过度疲劳危险者,占10项以上就有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过劳死.同时在第1项-第9项中占两项以上.或者在第10项-18项中占3项以上者.也要特别注意,这28项症状和因素分别是: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7.经常头痛和胸闷;

  8.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3.喜欢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烟30支以上;

  15.晚上10点也不回家,或者12点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17.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过度疲劳会致死

  过度疲劳会致死

  18.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23.最近有工作调动或工作变化;

  24.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26.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27.最近工作失误或者发生不和;

  28.长期压力过大。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的十大危险信号为:

  一是“将军肚”早现;

  二是脱发、斑秃、早秃;

  三是频频去洗手间;

  四是性能力下降;

  五是记忆力减退;

  六是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七是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八是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九是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难解乏;

  十是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但要改变生活习惯。具有上述三至五项者,为“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度疲劳的征兆。六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始干预。

  危险人群:

  ● 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

  ● 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 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 超时间工作;

  ● 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 长时间睡眠不足者;

  ● 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者;

  ● 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

  ● 从事IT工作的人。

  防范措施:

  1.按生物钟作息,所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各个器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一个人应该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

  2.强化三餐营养,我们在安排一日三餐时,一要品种多样,二要各品种之间的比例均衡,偏废不得。当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作出某些调整,以便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至于具体食品,营养学家建议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记鸡肉、豆类、菠菜、鱼类、草莓、香蕉、燕麦片、海带、脱脂酸奶等几种,因为它们富含能量,能帮助你避免过劳伤害,保证机体这台发动机高效率运转。

  3.学会主动休息,人体持续工作愈久或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消除疲劳的时间也就愈长,这正是“累了才休息则不同,不仅可保护身体少受或不受疲劳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其一,重要活动之前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如参加考试、竞赛、表演、主持重要会议、长途旅行等之前,应先休息一段时间。其二,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星期天应进行一次“整休”,轻松、愉快地玩玩,为下一周紧张、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础。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进餐和睡眠以外,还应明确规定一天之内的休息次数、时间与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改变或取消。最后,重视并认真做好工间休息,充分利用这段短短的时间到室外活动,或做深呼吸,或欣赏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4.定期进行体检,无论青年还是中老年人,也不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者较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发现疾病,不论轻重,都要及时认真治疗。

  5.善于劳逸结合,人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期旅游、游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跳舞、唱唱歌,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6.坚持合理运动,现代人的工作往往有静而不动的特点,而最易使人疲惫的莫过于长期不活动。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 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慢慢适应,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经常运动的人,肌肉的萎缩和力量的减退可推迟10~20年,血压可保持稳定的正常水平。运动还能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出,从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长期坚持健身跑和徒手体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工作能力会大大加强。

  7.保持心情舒畅,不仅是体力不济会导致过劳,心理性过劳---失望、焦虑、恐惧、神情沮丧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现代心理学研究: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烦闷、懊悔、愤恨、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乐天派。

  医生告诫:

  ● 如果偶然感到不适,不要紧张;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长,不能缓解,那就应该到医院就诊了。

  ● 应该特别提醒一些老板一定要关心职工的健康,每年至少要给职工进行一次体检;应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即8小时工作制。

  ● 建议是你必须放弃工作——没有其他办法。人总不能要钱不要命吧。经常接触的一些患者,自述经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时间长了,就觉得胸闷气喘,而且记忆力明显下降了。是不是得了什么病,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他没什么毛病。大夫管这叫“癔症”,这实际上是心理上已经有了问题,就是常说的“心理疾病”。

  现在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梗、脑溢血的患者净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这些病以前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得的所谓的老年病。原因就是长期的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人收入高,大吃大喝,高脂肪、高蛋白、酒精摄入量过多,导致以往的一些老年病例逐年地低龄化。

  ● 肩负事业和家庭双重负荷的中年人千万不能对亚健康状态无动于衷,否则,不久的将来,这些人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望安享天年。

  都市人群中的工作狂现在日益增多。但是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如此狂热地投身于工作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意愿。在他们心里,多半都有很多苦恼,或对某些事持有强烈的不满,或自身有很强烈的自卑意识。特别是这种人的家庭生活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重大矛盾,如夫妻不和,孩子的教育很成问题,家中老人病卧在床等等。为了逃避或者忘却这些令人伤神的事,他们只好疯狂地投入工作,以减轻内心的痛苦。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断持续着,久而久之就会演化成一种习惯性逃避,即不需要逃避时也逃避,这就是工作狂的真面目。

  另外,亚健康状态长期不纠正,也容易引发“过劳死”。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们还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亚健康的比例陡增,在这类人群中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

类似词语
相关问答
相关资讯
北京中医肿瘤医院 沈阳皮肤科医院 西安男性专科医院 昆明神经内科医院 南京手汗症医院 济南静脉曲张医院 昆明静脉曲张医院 成都静脉曲张医院 上海尿道下裂医院 成都结石病医院 南京结石医院 温州肛肠医院 徐州康复医院 盐城胃肠医院 合肥康复医院 石家庄结石医院 长沙结石医院 河南肾病医院 惠州儿童医院 中山儿童医院 绍兴儿童医院 惠州不孕不育医院 中山不孕不育医院 绍兴不孕不育医院 惠州精神科医院 中山精神科医院 绍兴精神科医院 南通甲状腺医院 惠州甲状腺医院 东莞甲状腺医院 中山甲状腺医院 临沂甲状腺医院 潍坊甲状腺医院 金华甲状腺医院 佛山甲状腺医院 烟台甲状腺医院 惠州口腔医院 苏州口腔医院 烟台口腔医院 东莞口腔医院 中山口腔医院 佛山口腔医院 潍坊口腔医院 金华口腔医院 临沂口腔医院 绍兴口腔医院 南通口腔医院 保定口腔医院 泉州口腔医院 嘉兴口腔医院 常州口腔医院 绍兴甲状腺医院 保定甲状腺医院 泉州甲状腺医院 苏州甲状腺医院 嘉兴甲状腺医院 常州甲状腺医院 珠海甲状腺医院 大连口腔医院 厦门口腔医院 珠海口腔医院 青岛口腔医院 深圳口腔医院 温州口腔医院 徐州口腔医院 无锡口腔医院 宁波口腔医院 兰州口腔医院 西安口腔医院 昆明口腔医院 贵阳口腔医院 南宁口腔医院 广州口腔医院 广州胃肠医院 惠州胃肠医院 中山胃肠医院 临沂胃肠医院 潍坊胃肠医院 金华胃肠医院 佛山胃肠医院 烟台胃肠医院 温州甲状腺医院 绍兴胃肠医院 南通胃肠医院 保定胃肠医院 徐州甲状腺医院 泉州胃肠医院 苏州胃肠医院 深圳甲状腺医院 嘉兴胃肠医院 常州胃肠医院 青岛甲状腺医院 珠海胃肠医院 厦门甲状腺医院 温州胃肠医院 徐州胃肠医院 深圳胃肠医院 青岛胃肠医院 宁波甲状腺医院 厦门胃肠医院 无锡甲状腺医院 宁波胃肠医院 无锡胃肠医院 大连甲状腺医院 兰州甲状腺医院 贵阳甲状腺医院 南宁甲状腺医院 大连胃肠医院 广州甲状腺医院 兰州胃肠医院 西安胃肠医院 贵阳胃肠医院 成都胃肠医院 南宁胃肠医院 长沙胃肠医院 武汉胃肠医院 长沙甲状腺医院 武汉甲状腺医院 济南甲状腺医院 福州甲状腺医院 郑州胃肠医院 济南胃肠医院 合肥甲状腺医院 杭州甲状腺医院 南昌胃肠医院 长春甲状腺医院 福州胃肠医院 沈阳甲状腺医院 合肥胃肠医院 太原甲状腺医院 杭州胃肠医院 重庆甲状腺医院 天津甲状腺医院 南京胃肠医院 上海甲状腺医院 长春胃肠医院 长沙口腔医院 南昌口腔医院 济南口腔医院 郑州口腔医院 武汉口腔医院 合肥口腔医院 南京口腔医院 福州口腔医院 杭州口腔医院 长春口腔医院 沈阳口腔医院 重庆口腔医院 上海口腔医院 北京甲状腺医院 沈阳胃肠医院 北京口腔医院 哈尔滨口腔医院 太原胃肠医院 重庆胃肠医院 哈尔滨甲状腺医院 天津胃肠医院 上海胃肠医院 北京胃肠医院 哈尔滨胃肠医院 石家庄口腔医院 石家庄甲状腺医院 石家庄胃肠医院 惠州性病医院 中山性病医院 绍兴性病医院 惠州银屑病医院 中山银屑病医院 绍兴银屑病医院 哈尔滨风湿病医院 南京风湿病医院 徐州糖尿病医院 重庆脂肪瘤医院 太原男科医院 上海江城皮肤病医院 昆明胃肠医院 滁州男科医院 成都血管病医院 伊犁牛皮癣医院 陇南牛皮癣医院 楚雄牛皮癣医院 宜宾牛皮癣医院 河池牛皮癣医院 梅州牛皮癣医院 怀化牛皮癣医院 随州牛皮癣医院 三门峡牛皮癣医院 莱芜牛皮癣医院 宿州牛皮癣医院 泰州牛皮癣医院 黑河牛皮癣医院 铁岭牛皮癣医院 阿拉善牛皮癣医院 博州牛皮癣医院 定西牛皮癣医院 西双版纳牛皮癣医院 南充牛皮癣医院 贺州牛皮癣医院 惠州牛皮癣医院 永州牛皮癣医院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