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它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达尔文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自然选择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将自然选择作为一个淘汰的过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称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虽然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自然选择则分为稳定性选择(变异曲线两个尾部的选择,即中间表型为选择所厚,而极端表型为选择所薄,结果一切偏离“正常的”、与共同的表型不一致的类型都被排斥,仅保留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保持相对稳定。)、单向性选择(又叫定向选择。是变异曲线的一个尾部被选中,另一尾部被排斥,其结果是曲线的均值稳定增高。)、分裂性选择(把一个物种种群中极端变异的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个体则大为减少,这样一个物种种群就可能分裂为不同的亚种。)
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是创造出了琳琅满目的物种(现已描述的物种数超过170万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的菌类到无比复杂而智慧的人类,并且不同等级的生物共存在一起。物种可以被定义为一群父系有机体所产生的有机体。这些父系有机体改变的如此重大,以致它不再能够与父系有机体杂交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