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因素则很多,如足部外伤如骨折,脚气,神经性疾病,脊椎的放射痛等。目前认为,各种形式的超强刺激都可引起组织细胞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称为致痛物,包括: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及多肽类、钾离子、氢离子,以及组织损伤时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等;前列腺素E1也已被证明可提高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而致疼痛。
穿错鞋子是造成脚痛的主要原因。
1.跖骨下陷 多见于身体虚弱、久病卧床的中老年人,有扁平足的中老年人也常有发生。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身体过度虚弱或长期卧床,维持脚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脚弓的形状,使脚部的跖骨下陷,脚底板的肌肉出现疲劳。 2.拇趾外翻 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脚趾疼痛,拇趾端明显向外倾斜,趾跖关节肿胀,局部皮肤增厚,这种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3.跖腱膜炎 中老年人的跖腱膜弹性较差,功能降低,如果剧烈跑跳、长时间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湿的刺激,比较容易发生炎症。 4.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疼痛。长了骨剌并不一定开刀才能治好脚痛,只要防止骨刺周围的滑囊发炎便能防治脚痛。 5.跟腱周围炎 跟腱及其周围的组织,因外伤、过度摩擦或长期劳损易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是穿着又小又硬的皮鞋,鞋后跟反复摩擦跟腱时,更容易发病。 6.痛风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占95%,女性一般在更年期后发病。痛风这种病的突出临床特点就是在午夜出现足趾痛,但由于这一症状并不是在痛风的病变过程中长期存在,易被人们忽视。初次发作大多是单关节发病,以下肢关节,尤以拇趾及第一断趾关节多见,其次为踝、跟、膝、手指等关节,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作,后期可发展为多_芙节。发病儿小时内关节肿胀,呈暗红色,伴发热、触痛、活动受限。一般经过l~2天,或多至几周后,可自然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此时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可出现脱屑和搔痒,为本病特有的症候。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2023-09-27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
2023-09-27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教师培训(试讲)工作
2023-09-27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
2023-09-27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
2023-09-27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正式启用
2023-09-27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
2023-09-27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夺冠
2023-09-27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牌匾高血压达标中心高峰论坛同时举行
2023-09-27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
2023-09-27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